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建昌元年春,三月二十日,春光正盛,碧空湛湛。

      尚书右仆射蒋朝一封乞骸骨的奏折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海面一样,激起了大晋朝堂的波澜。

      “······臣自入朝以来,历经三朝,尔来四十又三年矣,陛下待臣恩重,臣无以为报,唯有夙兴夜寐,兢兢业业,以报陛下恩德,······然臣日渐年老体衰,不能再担众任,愿乞骸骨,终老故乡,伏请陛下准臣所奏,微臣蒋朝泣言。”

      建昌帝看着蒋朝情真意切的请辞奏折,嘴角轻轻勾起,看向一旁的内侍,开口道:“蒋仆射今年多大了?”

      内侍梁安想了想道:“蒋仆射是太宗天启六年生人,今年,今年应该正好七十岁。”

      “七十岁,古稀之年了啊。”建昌帝轻轻感慨了一句,放下手中的奏折。

      派人前往蒋府表达自己的挽留之意以后,建昌帝起身在殿中走了几步,看着外边已经接近正午的太阳,建昌帝轻轻笑了笑嗤道:“历经三朝始终屹立不倒,果然是老狐狸。”

      蒋朝请辞,建昌帝虽然挽留,但是朝堂上的聪明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君臣二人在维持最后的体面罢了。

      蒋仆射,真的要告老还乡了。

      尚书右仆射,这可是宰辅之职,中枢重臣,现在空下来了,有资格接替这个之位的人都不免有些心动。

      户部尚书萧远府中,也说起了这件事情。

      萧远一袭寝衣,外边披着件石青色的外衣,正倚靠在床边,手执一卷书读着。

      其妻韦夫人正坐在妆镜前拆发髻。

      房内烛火通明,韦夫人透过面前的铜镜,很清楚的看到一副闲散姿态看书的丈夫。

      此时的萧远不像白日里那样衣冠整齐,端方自持。

      此时他散着头发,身着寝衣,修长的手执一卷书,整个人像是褪去了白日的束缚一般,带着一种风流不羁的姿态。

      而且萧远面如冠玉,凤眉秀目,风姿出众,即使他如今已经年近四十,可是在韦夫人看来,他依旧是当年的那让她一见倾心的俊美郎君。

      韦夫人一边有一下没一下的梳着发丝,一边开口道:“夫君,蒋仆射请辞,你已经成为户部尚书数年,这次······”

      萧远抬头看了韦夫人一眼,将手中的扣在一边,开口道:“夫人想想如今的局势,这尚书右仆射之职我是坐不上去的。”

      建昌帝嫡亲的舅舅夏迁现任中书令,比起萧远这个户部尚书,夏迁不管是资历还是人脉,都更有可能登上尚书右仆射的位置。

      想起十几年前在自己面前高高在上,言语间可以决定他的生死的夏迁,萧远握住书卷的手微微紧了紧。

      夏氏一门汲汲营营了这么多年,如今尚书右仆射之职就是他们嘴边的一块肉,他们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和他们抢的。

      韦夫人也不是不通朝政之人,只是结果未定,不免有些期望罢了。

      想到这里,韦夫人有转身看向萧远道:“日前太后千秋,若是你让我带媛媛进宫,说不定······”

      韦夫人没有明言,但是萧远已经明白她话中的意思,萧远目光微顿,随即又看向韦夫人,温声道:“我与夏家素来不和,媛媛若是进宫,太后岂能善待她?”

      “倒不如为她寻个知心知意的夫婿,有我们在,也不会让她受了欺负。”

      韦夫人放下手中的象牙梳,起身走到萧远身边说道:“也是,太后对我素来没有好脸色,若是媛媛进宫,也不知道要吃什么苦头呢。”

      韦夫人不知道自家夫君与夏家有什么恩怨,能让深宫中的太后每次见到她都冷若冰霜。

      她虽然希望夫君能仕途平顺,但是对唯一的女儿也不是不疼爱,不会明知会受苦还送她进宫。

      此时也不过是突然升起这个念头,想明白以后便放下了。

      萧远起身将手中的书放好,看了看外边的天色,开口道:“不说这些了,时间不早了,歇息吧。”

      ······

      建昌帝准许蒋朝乞骸骨的上表以后,朝中都在等着新任尚书右仆射的人选,可是比新任尚书右仆射上位更早的,是建昌帝立后的消息。

      三月二十五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建昌帝与夏太后商议以后,亲自写下一道圣旨,内侍监主事梁安与礼部尚书等一行人亲捧圣旨,出隆福门,至承恩公府,宣读圣旨。

      聘中书令夏迁女令仪为后,正位中宫。

      大婚日期与一切礼仪都交由礼部是宫中四局六司负责。

      颐和宫中,夏太后看着前来请安的建昌帝,面色温和的道:“令仪是个好姑娘,你立她为后,一定不会失望的。”

      建昌帝喝了口茶,眉头微皱:“今日泡茶的人手艺不好,好好的茶叶却泡出了涩味。”

      说完以后建昌帝才又看向夏太后,笑着道:“表妹出身名门,毓秀钟祥,淑惠贤德,自然不会让我失望。”

      夏太后虽然没有喝出今日的茶有什么不对,但是此时她心情正好,便道:“既然这个宫人泡的茶你不喜欢,那就把她退回尚食局,让尚食局从新调教调教。”

      说道这里,夏太后又道:“等你和令仪大婚以后,我便把后宫的事情都交给令仪,以后母后也能放下这些俗务,在颐和宫颐养天年了。”

      “等什么时候煜儿你有了孩子,母后也能像寻常人家的老太太一样,含饴弄孙,其乐融融了。”夏太后笑意盈盈的说。

      “说不定到时候母后又要嫌吵闹了。”建昌帝也笑道。

      颐和宫中天家母子其乐融融,宫外的夏府也是满门欢欣。

      夏家今日中门大开,迎来了建昌帝的立后圣旨。天使走后,夏家众人面上都带上了喜悦的笑容。

      他们夏家十几年前出了一个皇后,如今已经成了当今太后,今日他们家又要出一个皇后了。

      夏府辈分最高的是当今太后与中书令夏迁的亲母夏老夫人,她这辈子见过太多的大风大浪,此时即使欢喜,也并不失态,只是笑着吩咐夏府如今的管家主母,夏令仪的亲生母亲何夫人。

      “今日是府中的大好日子,给府中的下人多赏三个月月银,上下同喜。”

      “母亲放心,儿媳这就让人吩咐下去。”何夫人笑容满面的应了下来。

      今日可是她女儿大好的日子,别说三个月的月银,就是再多赏三个月,她都愿意。

      一旁夏老夫人的三儿媳冯夫人笑着道:“这样好的事,母亲让大嫂做什么,恐怕她都无有不应的。”

      夏府二老爷是庶子,他的妻子柳夫人作为庶子媳妇,平时在夏老夫人面前一贯的低调少言。

      但此时在这阖府喜事面前,也笑着开口恭维了几句。

      倒是这件喜事的主角夏令仪,她站在母亲何夫人身后,面上带着浅浅的笑容。

      即使是在日后能成为中宫之主,母仪天下这样的大喜事面前,夏令仪的神色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不骄不躁,完全不喜形于色。

      夏老夫人注意到孙女的神情,心中一片赞赏,伸手招夏令仪过去,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

      夏老夫人伸手摸了摸夏令仪的头发,和蔼的道:“咱们家还是令仪最稳得住,即使是这个时候也不骄不躁,这才是长久之道。”

      夏令仪微微偏头,倚靠在夏老夫人怀中,轻轻开口道:“祖母过奖了。”

      “如今陛下虽然下旨册立孙女为后,可是孙女与陛下并无感情,一切造化,都要看日后。”

      建昌帝是因为她的家世,因为宫里的太后,才立她为后的,而不是因为她这个人有多好。当今陛下不似先帝温和,她日后如何,还不一定呢。

      说句丧气的话,这历朝历代,被废的皇后还少吗?

      听到夏令仪的话,夏老夫人仔仔细细的看了眼这个她自小看到大的孙女,见她面色平静,语气淡然,眼中闪过赞赏。

      夏老夫人握住夏令仪的对手,语重心长道:“令仪,你比你姑母更聪慧,祖母相信你。”

      夏老夫人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夏令仪这样的心性,注定会走的更远的。

      ······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这是大晋固定的成亲仪式流程。

      而天子大婚,仪式流程要更加复杂繁复。

      还没等礼部与后宫四局扯出个一二三来,夏府就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未来皇后之父,中书令夏迁右迁尚书右仆射,执掌中枢。

      虽然朝中不少人都知道夏迁是最有可能升任尚书右仆射的人选,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依旧免不了让人震惊。

      夏迁为官数年,资历深重,成为尚书右仆射本无可厚非。

      可是他不仅是朝臣,还是外戚。

      自大晋建国以来,还未发生过外戚执掌中枢的情况呢,夏迁第一次打破了这种情况。

      夏氏一门双皇后,夏迁在中枢为相,其余子弟也各有职务,满门荣耀,怎能不让人震惊。

      此后,夏氏满门炙手可热,拜帖纷至沓来,宾客盈门。

      夏迁闭门谢客,不见任何拜访者,就连一些亲眷都拒之门外,意图让鲜花着锦的夏府低调下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 15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