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8、连环 ...

  •   带着愧疚和不甘回到家的白淅,自然被拥有强大读心术的贺深看出了她心里的不痛快。
      晚饭时,贺深没少给白淅夹肉吃。今晚有她爱吃的糖醋排骨,排骨一块接一块,根本停不下来。
      陪贺星泽写完作业,看他为机器人编程,两人又下了会儿五子棋,贺星泽回屋睡觉。
      白淅去客厅倒了杯水喝,正巧贺深从书房里走出来也过来喝水,白淅立马扑到他怀里主动抱住他。
      贺深一手搂住她的腰,一手在她头发上轻抚,温柔地问:“怎么,受欺负了?”
      白淅仰起小脸,委屈地看着他,“上班好累啊。”
      “不想工作就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够了想去上班就去,不想去也没关系,我挣得多,养你们母子俩轻轻松松。”贺深满眼宠溺地看着她说。
      “你养我?”白淅甜甜地笑着。
      “嗯,你是我最爱的人。”贺深低头亲了亲她诱人的唇。
      “那小星呢?”白淅在接吻空隙中问。
      “他当然排在你后面,没有你哪有他。”贺深不假思索地说。
      “我和小星,好像没有因果关系吧?”白淅以为自己听错了。
      “嗯。”贺深没有多说话,长驱而入攻城略地,吻得愈加激烈。
      许久,甜蜜绵长的吻终于结束。
      两人平复气息后,贺深继续之前的话题:“被什么事情困扰?”
      “你怎么知道我心里有事?”白淅很想学习贺大神的读心术,她完全看不出贺深的情绪。
      “回家后,你有些心神不宁。”贺深解释说。
      “是么,我都没注意。”白淅回想自己的言行,没发现哪里有破绽。
      “微表情的观察,需要技巧和练习。你自己没感觉,但在我眼里一目了然。”白淅的心思都写在脸上,对贺深来说就像1加1等于这么简单。
      “你太厉害啦,什么心思也瞒不过你。”白淅夸赞道。
      “有心事不需要瞒我,我为你排忧解难,说来听听。”
      “问你个问题,根据法条和司法实践,一起谋杀案如果没有找到尸体就无法对凶手提起公诉,你觉得这种规定合理吗?”
      白淅双眼充满对知识对渴望深情地看着贺深,或许非专业人士会有不同的思考角度,把她这个当局者带出迷局。
      “找不到尸体这一最为重要的证据,如何判定被害人已死亡?如果被害人没有遇害,如何确定嫌疑人的罪责?根据疑罪从无原则,这个规定当然具有合理性。”贺深分析道。
      “所以你是赞同的。”白淅皱眉,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
      “疑罪从无原则体现了充分保障人身权利的法律精神,但这仅仅是从立法理想上而言,在实践中存在很多缺陷和弊端。
      受多种因素影响,譬如犯罪的隐蔽性、复杂性及不可再现性,证据的暴露状况不同,侦查手段和技术的限制,侦查人员主观方面和侦查机关自身的局限性,人为原因或自然因素造成证据灭失以及其他各种情况,有时无法百分之百地做到证据确实、充分。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明知嫌疑人做了违法犯罪的事却无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以牺牲社会秩序为代价来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从法律上看,谁轻谁重孰对孰错?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律精神的实现与维护。”
      “法律精神是为了追寻正义,明知犯罪事实的存在却放过犯罪行为人,这真的是在实现法律精神吗?”白淅讶然。
      “重要证据缺失,谁能证明犯罪事实一定存在?”
      “可是……”白淅还想反驳,一时又想不出可以反驳的论点。
      “程序正义是法律精神的重要体现,现代法治社会的司法体系不可能无视法条规定只凭借正义感来运作,万一其中出现任何一点细微的纰漏呢。”
      “难道犯了罪可以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吗?那受害者怎么办,对他们也不公平了。”
      “确实,并非每一个犯了罪的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人世间也没有那么多公平正义。这就是现实社会,虽然残酷,但现实就是如此。”
      “贺深,你知道这样的现实,会对世界感到悲观吗?”
      “不会,认清现实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更加坚定奋斗的方向和决心。
      法律不可能保护所有人,总有人、总有些权益会被牺牲,但我们可以不懈努力、推动社会前进,使更多的群体更大的利益不被牺牲。
      即使付出的努力再微弱、取得的进步再渺小,一步步前进的积累才能最终实现质的改变。”
      贺深的目光清澈,深邃中透着坚毅,仿佛只要他想做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周身散发着坚定勇敢的光芒。
      那光芒太亮了,宛如夏日夜空中弥漫的闪耀星辰。
      白淅被他深深震撼,这是她从来没有在其他人身上见识过的光辉品格。
      贺深三言两语将白淅内心的纠结解开不少,贺教授小课堂让她的三观和对法律的理解受教颇丰。
      知恩图报的白淅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贺教授答疑解惑的感谢,收到好处的贺深觉得这样的小课堂以后还可以继续言传身教开下去。

      警方对于刑事案件的侦破可谓鞠躬尽瘁尽心竭力,邢绍恩那队人马忙活了好几天,走访不少相关人员,监控看得眼瞎,对于李爽和林涵的下落非但没有理出半点头绪,反而又发现了一位与吴巍认识的失踪女人孙静,差不多可以定性为连环失踪案了。
      邢绍恩申请外援,找来贺深为连环失踪案做犯罪心理分析。
      三位失踪者的信息摆在眼前:
      李爽,女,25岁,未婚,L市人,公司职员,男女关系混乱。9月6日失踪,7、8日是周末,9日周一上班人没去公司也没请假,公司同事联系不上向警方报案。最后出现在监控镜头里是9月6日凌晨1:24独自步行离开一家名为“Contcact”的酒吧。
      林涵,女,23岁,未婚,D市人,十八线小演员,男女关系混乱。3月13日助理和经纪人报案失踪。最后出现在监控镜头里是3月9日晚10:45独自在永安路口过马路。
      孙静,女,22岁,未婚,G市人,在校大学生,男女关系混乱。2018年10月9日学校老师报案失踪,最后出现在监控镜头里是9月30日下午5:50独自步行离开学校大门。
      三名失踪者的共同特征包括:未婚女性,容貌姣好,外地来京,独自居住。与多名男□□往,其中吴巍是三者交往对象中唯一重合的名字,分别交往3-5个月不等。
      吴巍在三名被害人失踪当天都曾与她们见过面,但并没有在其最后出现的地点露面,很难证明吴巍与失踪是否有关联。
      只有申请搜查令,对吴巍使用技术侦查手段,搜查他的居所、公司和其他吴巍可能用于藏匿被害人的地方。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证据。
      贺深观看吴巍接受询问时的录像,发现白淅是他的代表律师,想起白淅提出的问题,如果找不到被害人尸体就无法追究凶手的刑事责任,原来她说的是吴巍。
      想必吴巍露出了蛛丝马迹让白淅察觉到他有可能是失踪案的幕后元凶,甚至三名失踪者已经被他杀害。
      可是,吴巍说了什么话,会让白淅产生这样的怀疑。
      隔着屏幕观察,西装革履衣着不菲的吴巍回答问题时态度散漫敷衍,翘着二郎腿还时不时抖几下腿,左手放在腿上,右臂搭在桌子上手指无意识扣着桌面。
      关于李爽的问题,吴巍仿佛事先演练好了一样,回答起来不假思索漫不经心,偶尔看向邢绍恩的眼神中闪烁着轻蔑和不屑,问到是否知道李爽去向时冷笑了一声,搭在桌上的手抬起来捋了下头发。
      当邢绍恩说出林涵的名字时,明显出乎吴巍意料之外,瞳孔出现明显震动,声调和姿势都发生变化,双手撑在桌面、身体前倾,而后后倾,双手交叉。
      回答最后见林涵的问题时瘪了瘪嘴角,目光回避对面两位警察,视线停留在房间右下方墙面,双手合握成拳。
      整个询问过程中,吴巍对于大多数问题实话实说,但在最关键的问题上他撒了谎,他知道李爽和林涵最后的去向。
      可惜,对于微表情和犯罪心理的分析只能作为侦查方向的参考,不能作为证据,也提供不了实实在在的证据。
      贺深说完他的结论后,邢绍恩低头思索。
      他身旁的寸头小伙小丁同志,正值年少轻狂热血冲动的年纪,摩拳擦掌急不可待地说:“头儿,我早看那个姓吴的不顺眼,就觉得他在撒谎,既然知道他就是凶手,把他抓回来严刑拷打,我就不信撬不开他的嘴。”
      如老僧入定般的邢绍恩闻言猛然惊醒,表情狰狞地瞪了他一眼,“胡说什么呢?什么严刑拷打?我们是人民警察,怎么可以对人民严刑拷打?”
      “对人民自然不行,可是残害人民的犯罪分子不是人民,他是阶级敌人。” 根正苗红的小丁同志不服气地争辩道,“对阶级敌人不能心慈手软。”
      “还阶级敌人?你在哪儿学的词,阶级敌人被消灭的时候你都还没出生。” 邢绍恩气笑了,95后的小朋友带都不带不动,摊手。
      “我们警察办案靠的是走访排查找证据,文明办案,什么刑讯逼供,不存在的。你给我牢记在心,别整什么乱七八糟的幺蛾子,这种想法想都不许想,记住没?” 邢绍恩苦口婆心,又带着几分严厉,正色教育道。
      “头儿,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刑讯逼供,不存在,不存在。” 小丁同志虚心接受意见,说改口就改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