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楚国国都,百姓欢腾,举国大庆,楚帝武昭王御驾亲征大败吴国,得胜而归,数十名将领随楚帝着盔甲轻骑入郢都,随行参战的还有楚国的嫡出大皇子,也是太子马晟浚,出城相迎的是刚刚成年封王的楚帝第二子,生母贤妃,襄王马晟德,此战长达7个月,虽楚国大胜,却也耗费国库,故同意吴国休战协议,以吴国五城割让,并送嫡长子为质子一个月后入郢都。
      楚帝刚入皇宫,便抱起9岁的女儿安平公主,在公主稚嫩的小脸儿上亲了一口,大步入殿。安平公主也是皇后所出,却是楚帝后宫唯一的女儿,且公主从小乖巧,十分惹楚帝疼爱,皇后身侧站着的小皇子马晟文排行第九,比安平公主小两岁,生母是德妃,但两年前因病去世,所以寄养在皇后宫中,皇后生性贤良,与皇帝青梅竹马,对他视如已出。
      一个月后,11岁吴帝嫡长子杨毅飞入京为质,楚帝将其接入宫中,赐紫云轩居住,可与其它皇子同入学堂听夫子授课,杨毅飞为吴国嫡长子,但生母虽贵为皇后却不受宠,本就在宫中倍受冷落,此次入楚为质,吴国皇后跪求吴帝三天三夜也未改变自己爱子为质的命运,含泪送子后一病不起,撑管后宫之事就如愿落到吴帝宠妃淑贵妃手中。随行杨毅飞的都是吴国皇后娘家的亲信,一路上虽然坎坷,却也安全到达楚国。
      杨毅飞从小不得父皇宠爱,也把母亲受冷落的点滴都看在眼里,本就寡言少语,此次小小年纪又长途跋涉历尽艰辛来到陌生的楚国,性格变得更加孤僻,除了随行亲信从不主动和任何人说话,随行照顾他的宦官袁尚看到眼里,疼在心里。每日入学堂听课也坐在角落里,从不说话,也不回答夫子的问题。
      其它皇子看他的样子好笑,也从开始的置之不理到冷嘲热讽,到后来拳脚相加,袁尚不忍主子受辱,更不敢得罪各皇子,只能每每挡在杨毅飞的身前,替他多挨些打,孩子的力气本也不大,但让袁尚心痛的是杨毅飞每每只是小拳头紧握,眼睛圆睁,任牙齿咬破嘴唇也从不说痛,从不掉泪。后宫之人本就势力,为质的杨毅飞更不受礼遇,时常被宫人克扣吃食用度。
      马晟文也到了入学堂听课的年纪,楚皇后便安排他入学堂听课,虽然没有生母的照顾,但因为是寄养在皇后宫里,入学堂第一天就被夫子安排在最前排,安平公主从小与马晟文一起长大,且年龄相当,经常一起玩耍,学堂刚一下课,安平公主就来抓马晟文陪自己玩,两人刚走出没多远,就听到了身后众皇子打杨毅飞的骂喊声,安平公主愤愤的跑过去,推开众皇子挡在杨毅飞身前:“你们怎么打人,我去告诉父皇去。”众皇子迫于安平公主的身份,虽不情愿也都散开了,安平公主蹲下身子,看着蜷在一角的杨毅飞:“你,疼吗?”杨毅飞抬眸看着安平公主清澈的双眼,没有说话,只愣愣的在那看着,除了母后和袁尚这是第一个问他疼不疼的人,这时,从远处跑过来的袁尚一把扶起杨毅飞,上下打量:“哎呦!我的主子呀!怎么样啊?伤到哪没?”杨毅飞摇摇头,袁尚回过神来俯身给安平公主请安,马晟文也从远处跑过来看着杨毅飞和声说道:“刚才在学堂怎么没有看到你,你也是和我们一起上课的吗?”杨毅飞没有答话转身要走,安平公主突然拉住杨毅飞的手问:“他们,经常欺负你吗?”杨毅飞愣了愣,甩开安平公主的小手,大步离开。马晟文过来拽着安平公主:“姐姐,我们去玩吧。”安平公主:“你先自己玩吧,我去找母后有事。”安平公主一路小跑到了皇后寝宫:“母后!母后!”皇后把手中的书放下轻声的说:“你看你,哪有个公主的样子,都让你父皇给你宠坏了。”安平公主拉着母后的手:“母后,我也想去学堂上课。”因为安平公主从小就在皇后身边,由皇后亲自教导,一直没有去学堂听夫子授课,这突如其来的要求让皇后一愣:“怎么?为什么要去学堂?母后亲自教你不好?”安平公主撒娇的说:“不是,女儿喜欢让母后教,可是小文已经去学堂了,哥哥们也都去学堂,我也想去。”安平公主摇着母后的手不放,一直嚷着要去,皇后也没有办法,就同意了。
      第二天,安平公主和马晟文一起去学堂,夫子本来把她安排在前排挨着马晟文的位子,可是安平公主抬眸扫了一眼,看到了在角落里的杨毅飞,便跑到他身边坐了下来:“夫子,我就坐这里。”课堂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愣了,马晟文也跑了过去坐在安平公主的身边:“我挨着姐姐。”安平公主瞪了他一眼:“跟屁虫!”马晟文却咯咯笑了起来。夫子没有办法便叫人把书桌搬了过去,开始讲课。杨毅飞终于抬头看了安平公主一眼,正看到对面望过来的目光,又低下了头,下课后,众皇子看到坐在杨毅飞身边的安平公主,都默默的走了,破天荒的没有人拦着杨毅飞,也没有人再过来打他。看下课的皇子都渐渐的离开了课堂,安平公主走过来拦住了杨毅飞的前路:“你叫什么呀?”杨毅飞不说话,后退了一下低下了头。安平公主又往前走了一步,低头看着他:“你不说话,我叫你小哥哥吧,你就叫我平儿,行吗?”杨毅飞后背抵着墙,点了点头。安平公主笑了笑递过来一个小药瓶:“这是我从太医那要的,给你。”杨毅飞愣在那里没有伸手接,安平公主拉过他的手,将药瓶塞在杨毅飞手里:“我也忘了怎么用了,不过你身边的人应该都知道。”安平公主往外看了看,又回头对他说:“他们都走了,以后我天天来,放心,不会有人再欺负你了。”安平公主转身走了。杨毅飞看着手里的药,紧紧的攥着药瓶,终于抬头看了一眼安平公主的背影,嘴角轻轻扬了一下。
      因为同在学堂上课,杨毅飞和安平公主渐渐熟络起来,但话还是特别少,经常都是安平公主说了好几句他才答一句或是点点头,安平公主经常用手帕包着自己宫里的点心送给杨毅飞,也总是拉着杨毅飞的手到处玩,当然也少不了总是跟在她后面的小弟弟马晟文,三个人经常一起玩耍,小朋友间的友谊总是发展的很快。
      吴国皇宫
      吴皇后李逸遥由贴身宫女秋月从病榻上扶起,只喝了一口药就又咳嗽起来,秋月心疼的把药碗接过来,顺着皇后的背:“皇后,您就算不为自己,也得为大皇子着想啊。就算为了大皇子,您也快点好起来。”皇后倚在床头,双眼落泪:“本宫从未想过要争什么,也未曾为皇儿争过什么,只想着皇儿平安长大,安逸一生,却没看透,不争也躲不开,不要也逃不过。”秋月俯下身子:“皇后娘娘,大皇子还等着您接他回家呢。”吴皇后哽咽着,嘴唇轻颤:“本宫想飞儿,想的揪心的疼。”一想到从未离开过自己身边的杨毅飞,吴皇后就心痛的泪珠连连:“秋月,扶本宫起来走走。”秋月扶着吴皇后走到桌前坐下。一脸病容的吴皇后握了握纤细的手指:“不争是死,争也许能活,本宫一定要接飞儿回家。”身为吴国的皇后,李逸遥的娘家势力在吴国不容小觑,她与皇上自皇上未登基时便是夫妻,凭借父亲李焱和哥哥李逸丰的兵权助吴国皇帝登基为帝,李焱为守边之臣长年不在京城,哥哥李逸丰也是守卫吴国都城江都的将军,吴国皇帝与皇后夫妻多年,对皇后虽爱意渐弛,但信任与亲情犹在,虽然宠幸淑贵妃,但也不曾苛待过她和她的娘家人,可皇后一直对皇帝十分冷淡,皇帝未登基时与之新婚燕尔,对她也十分怜惜,但登基后后宫娇柔讨好的妃嫔众多,使皇后的冷淡将皇帝越推越远,才让现在的淑贵妃步步进升,毫无阻碍。但现在爱子远赴敌国为质,使李逸遥终于看清,后宫的宠爱十分重要,重要到能安身立命。为了能迎回爱子,李逸遥咬了咬嘴唇,必须做点什么了。

      楚国皇宫内,众皇子由九皇叔教授骑射,杨毅飞与安平公主也在,皇子们一个个陆续到空地中间持箭射靶,因各国间经常交战,所以大都重武轻文,身在皇室更不例外,所有皇室子弟必从小习武。轮到杨毅飞时,安平公主冲杨毅飞笑着小声说道:“小哥哥,不要紧张,尽力就好。”杨毅飞点点头走过去,圆弓满拉,在箭头已经瞄准靶中红心时,杨毅飞想起生母吴皇后在他来楚国的前一天晚上含泪说的话:“皇儿,母后现在说的话你一字一字的记住,即使去了楚国也要像在这里一样,凡事不可出头,无论文韬武略不可在人前示之,对任何人示之以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只要想着两个字,那就是活着,等着母亲接你回来。”吴皇后的母亲出自书香门第,父亲和哥哥也是属将门之后,所以杨毅飞从小由母后亲自教导,由舅舅亲传武艺,但吴皇后从不争权夺利,故此也压抑杨毅飞的锋芒,杨毅飞与母后感情深厚,且不想母亲为难,也处处不显不露。想起母后含泪说的话,杨毅飞轻咬嘴唇,故意将箭射出靶外,众皇子捧腹大笑,纷纷嘲讽道:“哟,太准了。”“这成绩应是我们这里最差的了。”“再偏一点都射到园子外面去了。”杨毅飞早就习惯了,放下弓箭,后退一步,对九皇叔俯身行礼:“毅飞愧对九王爷教导!”九王爷还没说话。安平公主就冲过来拿起弓箭满弓拉箭,却不瞄箭靶,扫向众皇子,安平公主五岁就学骑射,箭术骑射出众,众皇子都知道,所以顿时没有了嘲笑之声,都吓的向后退了两步,意外的是,安平公主故意轻弹圆弓,使箭在一米处落地,抬眼看向众皇子:“我的箭才射了一米,各位哥哥也要嘲笑我吗?”
      众皇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低头不语。杨毅飞的心好像从来没这么暖过,每每想起平儿为自己出头,他的心就像沁在温泉里一样,安平公主走来拉着杨毅飞的手说:“走,咱们不理他们。”安平公主拉着杨毅飞来到湖边,边走边说:“你别灰心,以后我教你。”见杨毅飞不说话,安平公主停下了脚步,回头看着他的脸,两只手指轻触杨毅飞的嘴角:“你就不能笑一笑吗?怎么总是一个表情。”看着自己手指在杨毅飞脸上勉强勾出了的笑脸,看着那滑稽的僵硬表情,实在没忍住扑哧笑出了声,看着安平公主那天真无邪的笑脸,杨毅飞终于低眉浅笑,双眸明澈。远处的袁尚像是看到怪兽一样惊呼:“哎呀我的妈呀!殿下会笑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