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重新立后(修) ...


  •   在京中风起云涌之际,边关却是一片诡异的平和。早在月初安顿完百姓,大军便舍了修筑的防御工事,分批进驻江城,准备以江城为据点,向南讨伐漠河氏。大军枕戈待旦厉兵秣马,只等粮草一到,便全面进攻。

      但所有的计划和图谋都在粮草供应出现问题后不得不停下,原本早该全部抵达的粮草仅到了第一批,后面的只说还在路上。足足大半月,后面的粮草依旧杳无音信,倒是唐珺妍秘密递了信,京中有人阻挠粮草运送,让她行事小心,不要贸然进攻陷入险境。

      眼看着粮草所剩不多,纪云舒也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纪母派人送了大批粮草过来,并附上书信,这只是第一批,其他的还在各地调运。

      纪母这番行动自然少不了郑家的帮忙,但郑家虽说是越国排的上号的商行,却又哪里能长时间支撑一场大战,纪云舒担心母亲之余,越发憎恶朝中那群自私自利的文官。

      那些人的想法,纪云舒也明白一二,无非是见不得她替唐睿掌握兵权,威胁到如今臣强主弱的局面。皇帝不是什么好皇帝,这群大臣也不见得是什么贤臣,倒是十分相配。

      远远望了眼空无一人的官道,纪云舒觉得有些无趣,有些怀念起在太学读书的时光,果然无论在哪个地方,总要成了社畜才能真情实感体会到对学校的怀念之情。

      难免的,也有些怀念同窗唐同学,更多的还是担心,现在京城恐怕不太平,就唐睿平日里假模假样的圣宠,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她打主意。

      还有母亲,在离开前她们很久没有好好一起吃饭了,为了假死脱身,母亲连书信都不敢多写,大部分时候只能通过贺老爹转述。好不容易等到她转到苏州,也没好好和母亲待几天,后面就冷战起来。

      如今自己执意上战场,却还劳她来为大军粮草操心……

      “小侯爷,我们配出解药了。”雪羽兴冲冲跑过来,欢喜地打断了纪云舒满腔愁绪。

      “我们试了好几回,一颗丸子大概能抵抗瘴毒三五日,具体的跟个人体质有关,还有特制的药水,便是瘴气最浓的地方,应该也能扛过去。”

      纪云舒一愣,反应过来忍不住一喜,拉过雪羽的手便往城楼下跑,直奔杏林堂去。

      若真是成了,讨伐漠河氏?不,他们大可以直接踏平。

      漠河氏这么多年敢持续骚扰越国边境,凭借的无非漠河一带山林里终年不散的瘴气,并且还有各种毒虫,相比之下那些漠河氏特制的小陷阱倒是十分不重要了。这相当于漠河的一道天然防线,为漠河氏抵挡住强大的越国,打不过就缩回去。

      越国自然恨极,不过漠河氏易守难攻,只要缩在乌龟壳里不冒出来,越国不大费周章很难拿下。最重要的是,漠河氏没啥出名的宝贝,物产也不丰富,唯一的特产就是毒和虫子,而越国地大物博,根本看不上。

      怎么看都不是笔划算的买卖,因此越国历代皇帝秉持着精打细算的原则,始终不肯下定决心打服漠河氏。

      不过镇南关倒是修的一丝不苟,杏林殿也一直派出专门的医官和当代医学生过来开展防毒工作。镇南军各方面都算是一流,发展自成体系。军队自己开垦军田,畜养战马,自给自足之外,还攒了几处粮仓。每次漠河氏过境骚扰劫掠边境百姓,无需官府过多苦恼怎么少放血安顿百姓,军队就拿出富余的粮食救济百姓,也因此军民关系十分和谐,一度让皇帝忧心。

      嘶——

      纪云舒突然有种不对劲的感觉,不过来不及多想,杏林堂的军医们已经开始给她展示各种解毒药丸和药水的效果。

      其中以雪羽最为卖力,本以为边关辛苦她会不适应,没想到来镇南关以后,她倒是如鱼得水。一个医术高超又能吃苦的女军医十分受欢迎,这里的可操作病人让雪羽大展身手,医术也进步不少,毕竟比起京城这样太平富庶的地界,还是镇南关各种病例多。

      ……
      天色熹微,京城的街头已经开始热闹,公主府外陆陆续续来了些人,向门房递了帖子便老实站在门口。也算是常景。若不是近日京城又倒了一波春寒,上了年纪的熬不住,渐渐不来了,不会只剩这稀稀拉拉几个年轻书生。也算规矩,每日按时过来站上一阵,堪比朝官点卯。

      唐珺妍从不接见,这些人的想法已经如数摆在案头,哪怕他们都忘了的细节也被一点不漏记录在案,总结起来就是——劝诫唐睿,劝诫唐睿,劝诫唐睿,不行就血溅三步,劝诫唐睿。

      仅凭几句话就想让一个盛名在外的公主光荣赴死,不得不说这世上总有很多天真的人,总觉得一句大义,别人就应该奉献全部,把慨他人之康演绎得淋漓尽致。唐珺妍可以假装不知他们用心,不去找他们麻烦就不错了,怎么会专程接见给自己添堵。

      外面人才站好,唐珺妍已经在桌案前坐了一会儿,翻着才送来的各种书信,听风推门送了早膳进来。

      “公主,今天那个王大人没来。”听风摆好早膳,顺便提了一句。

      这个王大人也有些意思,当年从云州接公主回来是个七品小官,如今却到翰林院做从七品小官了,若不看翰林院稍微特殊些,这官倒越做越回去了。这些天言官书生扎堆过来公主府求见,书信拜帖每天能收一筐。不过公主基本不看,毕竟纸上写的再恭敬再好听,背后说的那些话已经够惹人厌了。

      这里面唯一的例外便是王游王大人,公主交代过,若是王大人递了拜帖,便拿来看看。王游每日都混在书生队伍里一并过来,她暗中观察多日,王游似乎在书生中颇有威望,不过过去这么多天,公主仍旧没能看到他的拜帖。

      因为这个人根本就是浑水摸鱼装样子,每天确实都有递交帖子,不过全是收了其他书生的一起交过来,若不是公主吩咐,根本不会有人发现这人自己没交。不过比起其他人满纸冠冕堂皇的道理,倒让听风觉得他这样也好。

      也不知为什么,今日他没来。

      “毕竟有官职在身,也该去当值了。”

      唐珺妍挑挑眉,随口说道,起身递了一封信递给听风。

      “急送去边疆,让人亲手交到纪将军手上。”

      听风领命立即离开了,唐珺妍独自坐到饭桌前,只是喝了两口粥便没再继续,静静坐着发呆。华丽宽大的裙摆在地面铺开,金色绣线在烛火照耀下光泽流动。

      良久,唐珺妍轻笑了声:“看来父皇说的对,他确实够狠,也越来越狠,是个做皇帝的料。”

      笑声有些发冷,底下藏着的情绪只有她自己知道。

      嘴角的弧度慢慢收起,最后绷成一条线,唐珺妍拿起桌案最面上的信纸又看了一遍,面无表情掀开香炉扔了进去。

      公主府前开始人影伫立的时候,京城另一处则是陆陆续续有人离开,亮了一夜的红灯笼刚刚熄灭,在风中摇曳。一辆又一辆不打眼的小轿或马车匆匆在门口停下,接了夜宿的客人又匆匆离去。

      客似云来客如风去,也不过牡丹坊的常态罢了。

      珞瑜懒懒地倚在栏杆边,探头看着楼下,知道等也等不到却仍盼那人来,最近京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他只来了信说不方便过来,这都快一个月没见面了。也不知是不是心诚则灵,竟真有一顶青布小轿往牡丹坊来,没有接人,反倒下来一个。

      珞瑜撑起身子往下看,眼睛一眨不眨,直到认出熟悉的身形,珞瑜心头一喜,赶紧招呼丫鬟进来给自己穿衣,这点时间肯定是不够的上妆,只能简单净面,把头发整理好柔顺披在身后。

      到底是曾名盛一时的花魁,如今虽成了坊主不再接客,却因美貌不减当年,单单是偶尔露面也吸引了不少客人。现在只净面披散着头发,也有种出水芙蓉的娇媚。

      佟年进门便见着美人娇娇柔柔倚在美人靠上,双眼一眨不眨看着他,欲语还休却道尽了思念,十分应付里也不免生出一分怜惜来。

      “公子可总算来看奴家了。”珞瑜似嗔似怨,拿起披风松松搭在身上,起身迎向佟年。

      “最近日日公务繁忙,一得空就过来了,瑜儿也不心疼心疼我。”佟年揽着珞瑜,把头搭在她肩上,语气低沉,“这些事还没解决完,又被安排了别的事,恐怕今儿过后又有好些日子不能来看你。”

      珞瑜有些不高兴,但又不愿难得见上一面光发脾气了,闷闷地推开佟年,走到门口叫了丫鬟过来,“去把前些日子送来的老参炖汤送来,补肝的方子也煎一副,今天的菜就做的清淡些……”

      佟年看着门口还在吩咐的人,有一瞬的晃神,很快便清明过来,等珞瑜转身回来,便把人拉进了怀里,“还是瑜儿心疼我。”

      等吃了早饭,两人便在房里厮混了好一会儿,佟年饶有兴致给珞瑜做了一幅画,哄得人再没半点气。中午参汤和补药一起送来,佟年也全部喝下,两人你侬我侬不知不觉天色开始暗下来,坊外点了红灯笼,楼里丝竹声不绝于耳。

      这是客人开始入座了。

      佟年听着楼下声音,起身一边替珞瑜整理衣服,一边说道:“现在的京城一滩浑水,瑜儿行事可要小心些,秋裳最好快些找回来,莫要节外生枝。”

      “那个贱人多半已经离开京城了,算她好运。”珞瑜冷笑了一声,脸上的欢喜神色一收只剩狠厉,整个人阴沉起来,似是厌恶极了秋裳,只是提起名字都压不住心里的戾气。

      只一瞬,一两分的怜惜和喜欢都再生不起,这种女人……

      佟年垂眸掩去眼底的厌恶,再看过去仍是一片柔情,倒了杯茶端到珞瑜面前,半揽着她轻声道:“罢了,也不是太要紧的人,若是在京城就抓回来,既然都离开了,也就不用多费心。倒是你,别气坏了才是。”

      喜不喜欢的也不打紧,主要是后面还有用呢,佟年嘴角的笑越发柔和,手掌轻轻拍着珞瑜后背,又捡了颗蜜饯喂到她嘴里:“甜不甜?”

      珞瑜脸上泛起红晕,轻轻点了点头,“甜。”

      佟年摸摸她的头,惋惜道:“可惜今天晚上还有差事,不然真想和瑜儿就待在这里不出去了。 ”

      “公子去便是了。”珞瑜脸色一黯,见佟年松手便要走,抓住他的袖子道:“若是哪天得闲,公子便来看看奴家,哪怕就喝盏茶,可好?”

      ……
      连续罢朝数日的皇帝忽然上朝,没有像大臣所愿下罪己诏,甚至直接废了皇后,立珍妃为后,理由也冠冕堂皇,皇后善妒无德且膝下无子,珍妃恭顺婉静淑敏灵慧……反正一对比,珍妃就该做皇后,怀的就是未来储君。

      满朝哗然,反对声不绝于耳,唐睿却直接无视,甚至挑了几个大臣开刀。比如没怎么发表意见的户部尚书,一纸罪状列数户部尚书这些年在位贪赃枉法以权谋私,证据确凿。

      户部尚书被薅了乌纱帽,自然有新的人顶上,户部右给事中佟年佟大人破格擢升成了户部尚书。佟年虽说是青年官员中的代表之一,但一直明面上不算太受皇帝宠信,是以这次飞一般的晋升让朝臣也摸不着头脑,只当这是给佟尚书一家的补偿,毕竟佟皇后就这么平白被打入冷宫。

      有意思的是,佟年原本的官职也有人顶上了,不过不是擢升,而是大贬,原本的户部侍郎苏榭以失职被贬为给事中,另擢升了名不见经传的翰林小官王游为户部侍郎。这位新上任的王侍郎还未在满朝文武面前正式露面,已经被点为钦差押送粮草去镇南关。

      有心人事后发现,这位王大人早在半月前,也就是皇帝罢朝后的第三日便离开了京城,一时间细思极恐,行事也越发谨小慎微起来。

      唐睿重新上朝之后仿佛突然之间变了个人,行事开始肆无忌惮,大刀阔斧罢免老臣,一力提拔青年官员,唯一让一众老臣欣慰的是,就算唐睿如此行径,也并未得到这些新官的全力拥护,毕竟流言未绝,皇帝又非要立妖妃为后。

      被贬和被迫告老致仕的老臣们在家一边抠脚一边想象唐睿如何苦恼挽回形象,期待着最后唐睿不得不重新请他们回朝。只可惜真实情况却离他们所想甚远,唐睿似乎并不在意大臣们如何看自己,一条条法令颁布下去,若有不顺之处,立即便派了禁军一同前去处理。因佟年擢升之不寻常,他在户部行事多有不顺,唐睿直接派了几名禁军随同当差,令行禁止,若有不从当场格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重新立后(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