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三十六章 ...

  •   第二日一大早,肖行风给自家驴子套上木板车后,就载着家中三个女人去了镇上一户高门大院前。

      银杏扶着肖母下了车,秋竹有些不放心的对肖行风说:“夫君,要不我们跟娘一起去见见舅舅吧......”

      “有银杏跟着母亲就够了,我们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肖行风目送银杏敲响了郑家的朱红铜门,向开门的小厮报上了名号,小厮往里请示去了,不一会儿,一个衣着富贵,体态颇胖的中年男子过来,把肖母两人迎了进去,他转头对上秋竹好奇又担忧的目光道:“母亲和两位同父异母的舅舅感情不合,多年以来不愿跟他们有任何瓜葛,若不是他们主动来找我,说外祖父年事已高,体弱病多,眼看着没多少时日了,想见见母亲,母亲是断然不会踏进郑家门的。如此,我们两人就不用去郑家了。”

      秋竹知道当年肖家遭马匪灭门之后,肖母带着年幼的肖行风回娘家求救,结果郑家人不闻不问,给了几两碎银把肖母两人赶出了郑家,从那以后肖母两人就消失了。

      等他们再次回到胡家村,就已经跟郑家形同陌路,每回秋竹想问问关于郑家的事情之时,向来好脾气的肖母都会黑着脸不说话,她便知道,肖母的心中是十分憎恨甚至厌恶郑家人的。

      无论郑家人现在有多富贵,在镇上有多少营生,肖母都不愿意和郑家人有任何瓜葛,甚至听了肖行风要买宅子的想法,直接开口让肖行风去县里买宅子,没说在镇上买,想来是不想住在镇上时不时看见郑家人,惹自己心里不愉快。

      秋竹原是想着肖家还有亲戚存在,该去上门走动着,既然肖行风和肖母都不愿意跟郑家人多相处,她也就没必要往上凑了。

      肖行风也不多话,让她在坐好,一甩手中的赶驴绳,驴子就向着县里的方向跑了起来。

      今日是个艳阳天,太阳高挂,秋高气爽,远处天蓝水蓝,山高树黄,无数候鸟大雁成排成排地从天空飞过,前往县城的官道两旁全是青黄交加,压弯了枝头的沉甸甸稻穗,阵阵稻香随风飘来,丰收在即的喜悦,能感染任何路过之人。

      秋竹看到这样的情景,想起自家种得两亩稻谷,一亩苞米、一亩红薯也要丰收了,心情颇好,一路脸上带笑,东瞅瞅西看看,靠在肖行风的肩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肖行风感受到她的兴奋心情,心情也是极好,一路耐心地听着她说话,时不时附和两句,倒让原本枯燥的路程有趣了不少。

      驴车没有牛车的速度快,车子一路摇摇晃晃在官道上缓慢行走,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得,秋竹说了许久的话后渐渐生起困意,哈欠连天,一直用手揉搓着眼睛,显然是困了。

      昨夜她和肖行风在床上折腾了大半宿,本就没睡醒,今儿一大早又强打着精神坐上驴车去县里,初时要去县里的兴奋感觉过去之后,她就支撑不住了,只想找个地方好好的补上一觉。

      肖行风扭头看见她一副困到极点的模样,将驴车停在一旁,把自己身上穿得一件秋衣外套脱下来,盖在秋竹的身上道:“困了就躺在车上睡一会儿,从这里到县里还有半个多时辰的路程,等到县城,我再叫你。”

      秋竹道:“你统共就穿了两件薄衣裳,给我一件盖身上,你不冷啊。”

      “这才初秋,除去早晚有点凉,中午热得我都想不穿衣裳,不用担心我冷不冷。”肖行风笑道:“你要觉得我冷,不如躺在我的腿上,我抱着你赶车到县里如何?”

      前往县里的官道不宽,但人来车往的,她要真躺在他的怀里像什么话,秋竹不由啐了他一口,说了一句想得美,躺在木板车上,盖上他给的衣裳,闭目补觉。

      肖行风好笑地摇摇头,走回前头坐着,甩着赶驴绳,拍打驴子的后臀两下,驴子吃痛又跑动起来。

      秋竹这一觉睡得还算舒坦,虽然车子有些颠簸,不过肖行风都避着有坑或凹凸不平的平地走,她便睡得很沉。

      等到了县里,听见县城热闹的人声,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起身,看见青石县街道宽阔,两旁的商铺密密麻麻,多不胜数,街上的人们人来人往,都穿着干净体面没有补丁的衣裳,还有不少马车、轿子穿梭在其中,许多穿稠戴金的夫人小姐们坐在马车、轿子上,风吹动车帘时,能看见那些夫人小姐描眉擦红的精致面容,四处是小商小贩叫卖的声音,脚下的路全是大块的青石板,不像回兴镇上的人们一大半都穿着戴补丁的朴素衣服,外出基本靠自己脚走,地面全是土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溅得一腿都是泥,这县城果然比镇上繁华。

      秋竹活了这么些年,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回兴镇,如今来到县城,她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双漂亮的杏眸东瞅瞅西看看,嘴里还不住发出称叹声,说这家成衣店的衣裳好漂亮,那家酒肆里的人真多,路上居然还有杂耍的人,好想下去看一看......

      肖行风看她如此好奇,把驴车赶到了县衙面前,把驴车交给守在县衙门口认识他的小捕快代为看管,自己则带着秋竹去县里繁华的街道逛一逛。

      彼时已经临近中午了,县城主街上的人们熙熙攘攘,都往酒肆或路边面馆、街边小摊等等坐下,点上菜肴,与亲朋好友吃吃笑笑,十分热闹。

      秋竹奔波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饿了,经过街边一个包子铺时,卖包子的大叔正揭开一个蒸屉,露出一笼热气腾腾,白白胖胖的包子,秋竹不争气地吞了吞口水,脚走不动路了,直直盯着那些散发着香味的包子,对肖行风说:“夫君,我饿了,我们买两个包子吃吧。”

      肖行风的心思都放在路边的店铺之上,想看看有没有空闲的店铺,听了秋竹的话,这才想起秋竹早上没吃多少吃食就跟着她出来,点头说:“买吧。”

      包子有半个脸大小,但一个包子要卖两文钱,都可以买俩鸡蛋了,秋竹心疼银钱,就只要了两个包子。

      包子铺老板收了铜钱后,麻利地用木夹子夹了两个热乎乎的包子到油纸上包裹着递给秋竹,秋竹拿了一个给肖行风,自己拿着包子咬了一大口。

      这个包子铺的老板还算实诚,肉馅给得十足,既有瘦肉,也有肥肉,加上一些葱白、咸菜,咬进嘴里白面松软,肉馅喷香,一口下去相当满足,饥饿的秋竹三两下就把包子吃了个一干二净,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唇,看起来有些孩子气。

      肖行风瞧见她那个样子,就知道她没吃饱,想让老板再多拿几个包子,秋竹却拦住他说:“不用了,我吃饱了。”

      秋竹的饭量肖行风是心知肚明,一个包子怎么可能吃饱,他看她眼睛一直恋恋不舍地看着蒸屉上的包子,却又时不时转头去看路边人的小心模样,肖行风忽然明白她为何只吃一个包子就说够了,微微叹了口气,拉着她的手往对面走,进到了一个叫“七里香”的酒楼里。

      七里香是个两层小酒楼,一楼有三十多张桌子,供给平民老百姓用食,二楼有六间雅间,供给有钱人家清净用餐,此酒楼虽然不大,但在县里三十来家的酒楼之中,生意还算不错,因为这个老板是乡户人家出身,菜肴物美价廉,人又和气,很多来县里办事的乡户人家都喜欢在他家要上两个菜,吃上好几碗饭,他也不像其他老板那样扣扣梭梭撵人走,因此七里香在青石县开了很多年。

      此时七里香一楼大堂里摆放的桌子几乎坐满,一个肩膀上搭着抹布,头戴麻布帽的店小二看见肖行风两人,立马笑脸盈盈地喊道:“两位客官里面请。”接着伸出一只手,将两人热情的往里面引。

      肖行风道:“小二,给我安排一个靠角落,人看不着的地方。”

      店小二楞了一下,还以为这两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要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吃饭,拿眼上下瞧了两人一眼,见男的身形高大,脸上有条长长的刀疤,看起来不好惹,女人个子也比一般的女子高挑,容貌还算清秀,一脸紧张不安的表情,心里嘀咕这两人究竟是干什么的,到底人家上门来吃饭,不管有什么奇怪的要求,作为店小二都是要满足的,于是把这两人安排在楼道间的一个角落里,这样不管他们在角落做什么,四周的光线都被木楼梯挡了,别人也看不见。

      秋竹入座后,万分不安地压低声音问肖行风:“我们来这里做什么啊?”

      “吃饭。”肖行风气定神闲的点了几个菜,吩咐店小二一会儿多弄些饭过来,他的食量大。

      店小二拿肩膀上的抹布把干干净净的桌子再擦了一遍,听他点了好几个荤菜,份量要比四五个人吃得还多,心里也是小小的吃了一惊,点头哈腰地去后厨吩咐菜肴去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