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1□□铃 ...

  •   “做什么唉声叹气的?”
      徐雪娘再次坐到门口边的石墩上,拿起草编工作。
      她一边道:“你年纪还小,以后会有好日子的,可别学娘亲,成天愁眉苦脸。”
      “娘亲知道自己愁眉苦脸啊?”谢桑榆有些意外。
      外头天色渐渐暗淡了,徐雪娘不想错过那点光线,手指头翻飞,速度很快。
      “我怎么不知道?娘亲没用,只能每天愁眉苦脸。”
      “可是这日子就是这样过下去的,一天一天,你和郁丛都长大了。”
      说到这她微微一顿,抬起脸看了谢桑榆一眼。
      继续道:“桑榆会说到好婆家的,你别怕。”
      “……”她哪怕了?
      谢桑榆这才知道,在她为着家里生计发愁的时候,徐雪娘也在担心她呢。
      看她唉声叹气,这就来开解来了?

      “放心吧,我不是你想的那样,”谢桑榆只能这么解释,道:
      “咱们都别唉声叹气了,三个人好手好脚的,还能饿死不成?”
      小孩子才做选择,她当然是米饭和肉全都要!
      民以食为天,吃喝不如意,那不等于天塌了嘛。
      徐雪娘被谢桑榆这个说法逗笑了,“行,都不叹气了,你说得不错,总不会饿死的。”
      今晚是有月光的,皎洁无暇,给大地蒙上一层清冷的色调。
      徐雪娘就着大自然给予的光亮,加班加点,算上白天的一共做了十六个风铃。
      谢桑榆让她早点休息,每天起来早,自然要睡得早。
      正巧,红绳已经用完了,想继续做也没材料。

      临睡前,母女二人商量着,给草编风铃定个价。
      以草鞋和蒲团为例,大约卖五六枚铜板。
      风铃也是草编的,实用性不如它们,所以徐雪娘提议三四文钱。
      谢桑榆直接反对:“那亏了啊,我们这个东西,胜在创造性。”
      从来娱乐的花费都比必需品来得贵,因为花钱买的是快乐。
      俗话说:千金难买心头好,不就是这个理么?
      快乐和满足感,以及那份喜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每个人为爱好花钱的程度各不相同,这种东西,对愿意的人来说,就是值得。
      当然,也不能漫天要价,会卖不出去。
      谢桑榆想了想,道:“先定个十文钱试试。”
      “这、这不会太多了么?”徐雪娘咂舌。
      “没事,我心中有数。”不行到时候再改好了,反正没有参考价格。
      * * * *
      心里挎着事儿,就醒的格外早。
      天才刚亮,一家子就起床了。
      徐雪娘给煮了米粥,还用面粉烙上四张大饼子。
      米粥比以往多放了点米,粘稠着呢,这是早饭。
      大饼是给姐弟俩带去城内的粮食,中午吃的。
      上岚村到卢临城,一来一回一个多时辰,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中午赶不回来吃饭。
      谢桑榆和谢郁丛,各自背一个篓子。
      一个装风铃,一个放吃的,还带了装水的竹筒。
      太阳尚未爬上山顶,他们就出发了。
      “弟弟,到了城里你要跟紧我,别走散了,知道么?”谢桑榆扭头叮嘱道。
      谢郁丛乖乖点头:“好。”
      在她的强烈要求下,他基本会应声了,算是一个好的进步。

      不知道跟灵泉有没有关系,喝了两三天,谢桑榆感觉有点效果。
      走远路也不气喘,像是这次进城,要不停歇的走两个多钟。
      并且前两天背那么重一篓子竹笋,路上居然挺轻松的。
      兴许灵泉真的有在改善他们的体质,不是她的错觉。

      姐弟俩换上自己最好的那一套衣服,还算干净整洁。
      到了卢临城,从城门口进去,汇入到热闹的人群之中,平平无奇。
      谢桑榆微微松了口气,她可不希望他们像难民一样引入瞩目。
      要是穿得太过破烂,路人都不愿挨近你,何谈做买卖。
      青石砖铺就的道路,宽敞可容马车往来,两旁各色商店,路边还有不少小摊贩。
      “看来大家的日子还挺富足的嘛~”谢桑榆眨巴着眼睛。
      就像是乡巴佬进大城市,古香古色的街道,处处充满新鲜感。
      原主对城里的记忆非常的少,却很深刻,因为她太兴奋了。
      仅有的两次,是谢爹爹带双胞胎进城看戏台子。
      他们还在城里吃到了糖,对一个穷苦小孩来说,糖这种东西,太过奇妙并且难得了。
      以至于,谢桑榆一想起城里的事,尽是原主吃糖的美妙记忆。
      她差点以为,这是个穷苦的大环境。
      如今看来,就相对偏远的上岚村比较穷,而他们家,更是村里少有的贫民……

      谢桑榆对这热闹的程度非常满意,这样一来,她的风铃估计会卖得顺利一些。
      她带着谢郁丛,先走了一条街,然后把目光对准了卖糖葫芦的小哥身上。
      那人扛着一根木棍,上头绕了一大圈干稻草,插了很多糖衣果子,边走边卖。
      谢桑榆之所以盯上他,是想着有样学样,沿途走卖。
      而她对城里不熟悉,哪条街道人多,全然不知。
      所以……

      “卖~糖葫芦啦~~”
      “卖~草编风铃啦~~”
      谢桑榆跟在后边不远处,人家吆喝一句,她就跟一句。
      “卖糖葫芦~~”
      “卖草编风铃……”
      刚喊完,前边的糖葫芦小哥回过身来,打量他们两个。
      他倒没理会姐弟俩,继续往前叫卖,只是更大声了。

      谢桑榆想跟上去,不过……生意找上门来了!
      “小姑娘,你手上这东西挺别致的啊。”
      一个挎着菜篮子的年轻妇人,看到风铃停住脚步。
      谢桑榆连忙抬高了手,让她能看得更加仔细。
      “仙女姐姐,这风铃是草编的,轻巧耐放,挂在窗子上能招来好运哟~”
      “你叫我什么?”年轻妇人被她逗笑了:“真能招来好运?”
      “那当然,”谢桑榆煞有介事的一点头:“瞧瞧这喜庆的红绳,看了就心情美妙,人心情好脸上便喜笑颜开,好运自来~”
      “说得天花乱坠,行,给我拿一个。”她笑着买下了。
      谢桑榆高兴得很,“仙女姐姐真是个爽利人,一定会行大运的!”
      笑眯眯的接过十枚铜板,宝贝似的攥紧在手心里。
      不容易啊,她终于有钱了!

      送走了第一个顾客,谢桑榆信心大增。
      可惜一抬头,那个糖葫芦小哥已经不见踪影了。
      不过也没关系,现在这条街道就挺热闹的。
      又吆喝了两声,这新鲜玩意儿,很快引起两个小姑娘的注意。
      她们岁数不大,穿着一样的衣裳,看打扮似乎是某户人家的丫鬟。
      “你这是什么东西?”
      她们好奇的接过风铃,“做什么用的?”
      “这是风铃,两位仙女姐姐可以把它们挂在窗户前。”谢桑榆吹一口气,它来回飘动两下。
      “哇!好好玩……”
      这话却不是两个小丫鬟说的,而是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手里牵着个老太太,“奶奶,买这个买这个……”
      路过的老婆子不得不停下来看看,她问道:“小玩意要几文钱?”
      谢桑榆一下子被四个人包围,笑着回答道:“十文钱一个……”
      “这破烂东西要十文?!”老太太瞪大眼睛打断她。
      紧接着摆摆手道:“不过是草编的,太贵了,我们走。”
      她想把小男孩给拉走,可这孩子眼巴巴的看着,杵在原地不肯走。

      谢桑榆笑容不变:“把它挂起来,很耐放不易坏。”
      那老婆子弯腰哄孙子去了,什么回家后给他做之类的。
      她只能把目光看向两个小丫鬟。
      “两位仙女姐姐,风铃中间这个大穗子,可以换成小铃铛哦,风一吹就会响动,很清脆很好听呢~”
      买它买它买它!
      大概是听见了她的心声,手里头有闲钱的小丫鬟,一人买走一个。
      进账三十文,简直美滋滋~
      谢桑榆顾不上高兴,弯腰看向老婆子:“这位阿婆,风铃是新鲜玩意儿,总共没几个的,就图个开心嘛?”
      “你这图开心的价格也忒高了。”
      老婆子直起身来,“这样吧,五文钱一个,就买来玩玩。”

      谢桑榆早料到会有人砍价,她丝毫不慌:“不行的呢。”
      “也许日后它被大家学了去,五文钱一个多得是,可眼下,这是独一无二的。”
      对于拥有草编手艺的人来说,这个风铃,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做了。
      更为复杂的,会被踩在脚下折腾的草鞋都能做,何况是这种玩物。
      谢桑榆要趁着它新鲜,好好赚一笔。
      依照刚才没多久就完成三笔交易的速度来看,她篓子里剩下的十三个,不愁卖不出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1□□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