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和康五年,岚城,深冬。

      天寒降雪,白雪纷飞,家家户户闭门不出。

      谢府深处一处僻静的小院,夹着雪的冷风打着旋儿吹进了四面透风的破屋里。

      裴如月面色惨白地躺在破烂的床上,寒气全钻进了骨子里,是刺骨冰凉,她用尽全身力气裏紧一条看不清颜色的薄毯。

      她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她出身京城安国公府,是安国公的嫡亲孙女,自小就受尽宠爱,生在富贵乡长在锦绣堆,国公爷极度的宠溺养得裴如月非华服不穿,非美食不用。

      如今,她躺在一个四面破败,四处落灰的破屋子里等死。

      这是命?

      可她不甘心啊,她是刁蛮任性了些,可是从来没有伤过人命,从来没有生出害人之心,凭什么她在这个残破小院里等死,那些欺她害她的人却好好地在前院用她带来的嫁妆欢度年节,大摆宴席。

      裴如月长长地叹息一声,眼前的景象也随之涣散,她的魂魄幽幽飘出,飘浮在半空,看着自己僵硬地躺在床上。

      她飘到了前院,看到了院内亭台楼阁,貌美窈窕的丫鬟在廊间穿梭,有的双手捧着食案,有的则拎着酒坛,向着宴客厅缓步走去。

      宴客厅内,她的夫君,庆州知州谢森春风得意,与客人高谈阔论,挨着他身边坐着的是他最宠爱的妾室画墨——画墨以前是她的陪嫁丫鬟之一,掌管着她的嫁妆。

      谢森之前上国公府求娶她时甜言蜜语,只言今生今世只对她一个人好,她竟听信了他的鬼话,谁知道谢森外仼庆州知州,小妾外室好几个,庶子庶女一溜的生,竟是除了她这名正言顺的嫡妻没孩子,每一个妾室膝下都有自己的孩子。

      她看向画墨隆起的小腹,心中却是庆幸,幸好与那薄情郎没有孩子,要是有孩子,她怕自己更是死都难安。

      “若有来世,定要好好听母亲的话,做个名门闺秀,嫁个门当户对的好郎君,离狼心狗肺的坏东西远远的。”

      她的魂魄越来越淡,最后看一眼那宴上正有说有笑的一群人,她想,要是能重来,她一定让谢森名落孙山,身败名裂。

      “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她的声音连同她的魂魄都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中。

      ……

      裴如月眼睫轻颤,缓缓睁开双眼,首先入眼的是守在床边的秋凌。

      秋凌从小就跟在自己身边,是随自己嫁到庆州的贴心人,可惜被那负心郎逼迫至死。

      “小姐,小姐醒了!”秋凌的声音听着十分惊喜。

      裴如月还有些茫然,这是到了地府与秋凌重聚了吗?

      她轻轻转动眸光,往四周看了看,发现自己正躺在精致的雕花架子床上,身上盖着华丽柔软的薄被,满屋的淡雅兰香,屋子里的一切摆设都再熟悉不过,一切都过于真实。

      这分明就是自己在京中安国公府里的闺房。

      床边不但有秋凌,还有她的母亲安国公世子夫人高氏。

      “月儿,你可醒了,娘担心死了。”高氏用帕子按了按湿润的眼角,一脸焦悴,不复以往的神彩飞扬。

      看到高氏,裴如月的眼泪瞬间就夺眶而出,她自远嫁庆州,就再也没见过自己的母亲。

      这是梦吗?可她分明记得自己经死去。

      还是真的回到了过去?回到了自己未曾远嫁之时?

      “娘,我怎么了?”裴如月试探着问,她听到自己的声音稚嫩,抬起双手,看到的是如藕般白嫩的肌肤,渐渐肯定了心中的猜测。

      高氏抹着泪:“月儿,你忘了那荣国公世子吧,咱们安国公府要什么样的人家没有。”

      裴如月闭了闭眼睛,任由泪水滑落,脸上却漾出一个微笑。

      她记得她本是心高气傲的一个人,骤然听闻荣国公世子退了与自己定下的婚书,气得吐血晕倒,差点儿要了她的命,从那以后,她的名声愈加狼籍,成了京城贵女们口中的笑柄。

      自己真的重生了,重新回到了京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回到了未曾远嫁的五年前。

      这是上天恩赐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

      “月儿,我的小月儿可算醒了。”安国公夫人李氏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颤微微地走进了裴如月的闺房,身后跟着一众的国公府女眷。

      “祖母......”裴如月被李夫人搂在怀里,又是一阵喜极而泣。

      上一世,她只听闻她出嫁后不久,李夫人就病逝了,她想回京却被谢森百般阻挠,以至于无法回京奔丧,家中对她颇有怨言。

      这一次,一定要为祖母寻到治病良方。

      裴如月醒来的那一日,安国公惊喜之下摆了数日的流水席,一扫之前府中的死气沉沉。

      她的父亲及兄长也都从京郊大营返回家中,一家人难得团聚在一起。

      ......

      正值夏日,天气晴好。

      天刚放亮,安国公府就忙碌了起来,小厮们丫鬟们来来往往,洒扫的,采买的,修整花园的。

      裴如月早早起了床,梳洗收拾妥当之后,带着贴身丫鬟秋凌一路往松涛院去。

      路上她见到每一个下人,都点头微笑,举止文雅端庄,态度温和。

      园子里修剪树枝的丫鬟看她走远,转身对着扫地的丫鬟轻声道:“你有没有发现大小姐自从上次病好后,人变得和气了?”

      “是啊,还会向我们点头微笑,不像以前,眼睛都长到天上去。”

      “大小姐是被荣国公府退婚才气病了好几个月吧,如今才大好了,哎。”

      “大小姐长得仙女似的,就是名声不太好。”

      名声不太好的裴如月自然听不到这些丫鬟们的议论,她规规矩矩地给祖母安国公夫人李氏请安。

      此时天热,两个丫鬟在李氏身后隔着屏风摇着风轮,屋里凉风阵阵。

      安国公府的女眷也都在,安国公膝下三子一女,三子均已成家,除了各房夫人及妾室,孙子辈共有四个女孩儿,每日晨时都会到松涛院给老夫人请安。

      以往裴如月颇受老夫人宠爱,请安这事,她是想来就来。

      她们这几日却都天天见到裴如月,发现她与以往有些不同,变得不再刁蛮任性,只当她被退了婚,给气得变了性子,荣国公世子虽是以另有意中人而婉拒,但是明眼人哪个看不出来,荣国公世子向来不近女色,哪来的意中人,这是嫌弃裴如月脾气不好,飞扬跋扈。

      裴如月挨着李氏坐下,李氏搂着她就是一顿哄,“我的心肝宝贝儿,你如今大好了,正是佛祖保佑,过些日子得到城外华林寺上香还愿去。”

      如月乖巧点头,她也想到寺中给祖母祈福,为祖母求个长命百岁符。

      李氏上了年纪,身体又不太好,聊了两盏茶的功夫脸上就有些疲色,众人看了知她要静养,也都散了。

      裴如月陪着母亲返回父母居住的竹蘅院。

      “月儿,你病刚好,想吃什么,娘让小厨房给你做。”高氏进了竹蘅院,看着如月有些消瘦的小脸蛋,心疼得赶紧打发人去给她做好吃的。

      “娘,我想吃娘做的水晶糕。”裴如月在庆州的那些年,时常靠着回味水晶榚的味道才能咽下谢府送到她跟前的馊饭馊菜。

      庆州远离京城,她又被谢森关在府中,无人可用,一封信都寄不出去,京城国公府众人全都只听信谢森所言,只当她在庆州乐不思蜀。

      裴如月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水晶糕,直到此时,她才彻底相信自己真的重生到十五岁时。

      “对了,你祖母请了宫里退下的年嬷嬷来府里教规矩,过段时间就要来了,你可愿去?”

      裴如月听了,眼睛一红,上一世,母亲也曾让她跟着年嬷嬷学规矩,她不听,还常常嘲笑老实上课的裴如星。

      裴如星后来文采仪态样样拿得出手,就算因为裴如月名声不好,带累了安国公府,裴如星虽是二房庶女,后来也嫁得很好,夫家声名显赫,三房嫡女裴如娴、裴如姝更是嫁入皇家,成了王妃,时时有人拿着安国公府几位妹妹的婚事来让她难堪。

      “娘,我愿意去。”如月搂着高氏的手轻轻摇晃,掩饰内心的感动。

      高氏没想到她肯听话,大感意外,“你不是最不耐烦这些?月儿,可不能勉强自己。”

      高氏一向溺爱她,但凡她有半分不愿意,都由着她性子来。

      “娘,我突然觉得娘最好了,要好好听娘的话。”

      “你知道就好,我可少操点心。”高氏心情愉快,保养得纤细白嫩的手指点到女儿光洁的额头上,“过几日是七巧节,庆王妃下了帖子说是请各府公子小姐们到府里饮宴,你若不想见那荣国公世子,娘就给你回了不去。”

      “娘,我在屋里闷了这么多天也该出门走走了。”

      母女两人又闲聊了半个时辰,因高氏主持府中馈事忙,裴如月带着秋凌返回自己的小院芷兰院。

      路过一处园子,远远看到裴如星带着她的贴身丫鬟礼微朝着东北角门匆匆而去,还不时朝身后张望。

      “二小姐这是去哪?”秋凌有些疑惑地问道。

      她们站的地方隔着假山亭阁,裴如星和礼微都没瞧见她们。

      裴如月也想知道。

      上一世,她在家中的一些刁蛮任性之语常被人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她当时还觉得奇怪,母亲主持内宅,向来稳妥,用的人最是嘴紧可靠,为何有人能将她的消息传到外边去,而且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难道是裴如星传出去的?

      想到这里,裴如月就想跟上去看个究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