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珍珠帘卷玉楼空 ...

  •   坤宁殿内,熏炉内飘着安神的香,卷起的帘帐深处有两个躬着身子的华服女子。

      瞧着红木小床内熟睡了的孩子,二人从里边慢步出来,秋夜的风从东京汴河处吹向大内,吹进了坤宁殿内,卷起了那轻薄的纱帘,吹动着珠帘。

      美人卷珠帘,李舒拢起那一排珠帘让雍容华贵的女子先行,刘娥瞥了一眼窗外甚亮的月色,挑眉道:“都快中秋了,元贞怎的还不回来?”

      玉手下放,珠帘随之摆动,李舒跟随在她身后缓缓道:“先前是澶渊在开战东京不太平,如今战事停了想来也是应该要回来了。”

      说到澶渊一战刘娥顿住脚步转身,淡妆不掩气质,雍容大度,“本来官家的意思是借祈福让你们母女二人与杨淑妃远离开封府去南方避难。”

      李舒肤色在烛火下显白,看上去要比她年轻很多,福着身子感恩道:“圣人还在大内,”李舒忽然记起了刘娥和她说过私下只要称呼她为姐姐的话,“舒儿与杨妃姐姐如何舍得弃姐姐不顾逃去。”

      刘娥轻皱着眉头无奈道:“我乃大宋国母,天下的表率,”随即舒展着眉吐气一笑,“好在天佑大宋,这仗赢了。若是战败,契丹人的铁骑入了东京城,我这妇人倒无所谓,可是你还这般年轻。”

      “能陪伴在姐姐左右已是极好,舒儿别无所求。”于是李舒再次福了福身子。

      起来时,刘娥伸出黄袍内的手将她耳畔的秀发拨向耳后,满怀歉意道:“你的两个孩儿,你不会怪我吧?”

      李舒轻摇头,“我的孩子,与姐姐的孩子又有何区别?”

      刘娥浅笑,婢子从殿外走近福着身子,“圣人,内侍省的周典使来了,说圣上召见您。”

      刘娥转身对着宫人道:“去与圣上说,我今儿身体不适。”

      “是。”

      不一会儿后殿外又有了动静,刘娥正打算呵斥她们,极为不悦,“都说了身体不适。”

      “是何事让我的好姐姐发这么大的火?”迎面来的又是一个着浅紫对襟衫的女子,看上去不过双十的年华。

      李舒见了她点头一笑又朝刘娥福了身子道:“既然淑妃姐姐来了,妾就先告退了。”

      文德殿内赵恒得空在此停留休息,一盏茶的功夫,周怀政从后苑回来了,他正高兴准备起身去福宁宫。

      周怀政端着内侍班准备的后宫嫔妃的牌子到了皇帝的宫内。

      他没瞧见皇后,于是问道:“人呢?”

      周怀政低下头,“圣人说她身体不适。”

      赵恒皱起眉头,“那宸妃呢?”

      周怀政压低了声音,“宸妃身子也不适。”

      赵桓绷着脸不悦低沉道:“是不是杨妃也身子不适。”

      周怀政颤巍着,“淑妃去坤宁宫伺候了。”

      赵恒失声沉闷良久。

      “圣上还翻牌子吗?”周怀政低着头抬着眼试探的问着,手里端着的却不敢往他身前放。

      赵恒闷声道:“我翻折子!”

      临近中秋,天上挂着的圆月照在地上如白昼,不需要掌灯都能看清几十步外的人影。从濮州到唐州,为了依顺这娇弱的女子她们放弃了走直通的小道,走了平坦的大道,加上李少怀之前被逼急之下答应了她慢慢赶路,不急于回东京。所以让她预计的行程又延缓了一阵。

      月色凉凉,李少怀喂着她的坐骑。

      一手卷着干马草,一手摸着它的鬃毛,“青骓呀好好吃,吃饱了明日就进城了。”

      身后女子捂着嘴轻起笑声,“这牲畜能听得懂真人讲话嘛!”

      李少怀顺了顺它的毛,“世间万物,只要有生命,就有灵性。”

      “唐太宗也有一匹马叫青骓,元贞很好奇,真人给这马取同名是什么意思。”

      李少怀停手转身,张口,言又止。

      其实赵宛如是知道这马为何取名青骓,也知道李少怀不会告诉现在的她。

      “夜深天气凉了,施主你...”

      “我之前和你说什么了?”赵宛如脸色大变厉声道。

      李少怀先是一愣,后涩道:“元…贞,你回马车内歇息吧,秋夜里虫蛇还没藏尽,外面难免不安全。”

      这强憋出来的新鲜话,让赵宛如将手里的绒袍直接砸到了她脸上去了,等她伸手将头顶的袍子拿下时,赵宛如早已经走远了。

      袍子上有清香,环绕在她周身,李少怀握住的手一僵,又朝她看了一眼。

      这味道与那日她替女子诊脉后回去手中残留的余香很像,于是心中纳闷,不会是她披过的吧。

      “没关系,李若君,你是个道士!”李少怀点着头对自己说道,“他们也只是认为你是个道士!”

      “所以你不能动别的心思。”

      可还是没能忍住的又往火堆旁瞧了一眼,火堆外的冷色月光与火光交织,映衬着女子那白皙的脸庞。

      “你只是想借元贞的关系去拜访许国公吕蒙正罢了!” 李少怀自言自语的抱着袍子道。

      江南北边的天气温差极大,特别是这秋日的时候,李少怀出门的时候没有带什么厚的衣裳。临到唐州附近都是山林没有客栈,于是赵宛如才递了件袍子给她。

      正找了一块干净的石头上准备躺下时,李少怀的颈间传来剧痛,刚刚还说这山间蛇虫多呢,这会儿就应在了自己身上。

      被虫子叮咬的人—嘶—叫了一声后起身走到马儿身旁取下包裹,拿出白玉小罐子,将赵宛如给的粉色印金袍子小心叠放在马鞍上转身离去。

      提步走的方向正是那生起的火堆处,此时只剩赵宛如的贴身婢子还在。

      “姑娘,麻烦你将这个交给小娘子,可以驱虫,防虫,也可以助睡,替我多谢小娘子赠袍之恩。”李少怀微躬着身子手中拿着那白玉小罐子。

      婢子叫小柔,是自幼跟着赵宛如的贴身宫女,小柔愣了愣,没有反应过来。

      李少怀以为她是顾及,于是从怀中拿出一块白色的帕子将白玉罐子包裹起来递上前。

      “既是谢恩,你为什么不亲自去?”

      “我...”李少怀语塞,她又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因为不敢,或者是怕别人误会她有什么非分之想。

      可她不知道,越是往多处想,越是顾及多了,别人越是会起疑。

      小柔掩着嘴,看着木纳的李少怀一笑,拿过了她手中帕子包裹着的罐子,心想这般的人怎会入了公主的眼了。又想这人真笨!

      在她起身之间李少怀嘱咐道:“沾着在身上轻轻的柔着便好。”

      小柔没有理会她,径直朝马车走去,李少怀在身后又稍大声了一些道:“这是贫道自己研制的,天下只有一瓶。”

      公府不缺这种驱虫的珍贵之物,李少怀之所以这样说还是希望赵宛如不会因嫌弃而不用。

      李少怀敢言,这制药的本事,就算是大内的翰林医官院里也未必有太医能比得过她。

      小柔提裙上了马车,轻轻敲了马车旁的支柱。

      “何事?”

      “姑娘,是道长托我给姑娘驱虫的药。”

      “你进来吧。”赵宛如斜靠在车墙,一旁的赵静姝早已经入了睡,于是她示意小柔小声一点。

      小柔点点头,指了指手中的帕子,伸手递给了她,小声道:“道长说是他亲自研制的,还说天下只有这一罐,驱虫助睡,以谢姑娘您的赠袍之恩。”

      她将李少怀的话原原本本的说给了赵宛如听。

      知道自家公主或多或少对他有意思,又加了些自己对李少怀的看法“谢恩当然是亲自谢的好,小柔本想让他亲自来谢姑娘您,结果他好像挺不情愿的,怪别扭,人也笨的很。”小柔想的是,公主能看上这笨道士,他就算要献殷勤,也该诚意一点亲自来呀。

      赵宛如轻笑,连着帕子一同拿了过来,挥了挥手让她出去。

      “小柔告退。”

      赵宛如笑的是小柔的天真与李少怀的羞涩,小柔哪里知道,李少怀这般别扭是为什么,只有此时的赵宛如最清楚,那日种下的红豆,发芽了。

      红豆本是深红,赵宛如打开帕子,干净得不染尘埃的帕子上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赵宛如僵住,这帕子不是新的,这红梅的刺绣的手法她似乎在哪儿见过。

      赵宛如自幼聪慧,从小就过目不忘,有了两世的记忆之后更是。

      前一世这个帕子,她是不曾见过李少怀有的,亦或是李少怀未在她眼前用过。

      将小白罐子收好后赵宛如出了马车,端着步子找到了刚打坐完蜷缩在地上盖着她袍子休息的李少怀。

      “你...睡了吗!”

      李少怀睁开眼睛一惊,刚闭着眼脑海里就是这个女子的身影时,女子就来到了她眼前将她吓了一大跳。

      “姑...元贞你。”

      赵宛如拿出帕子,指着问道:“这个帕子,是哪里来的?”

      还以为是什么事呢,李少怀轻松一口气,“去年下山的时候师傅塞的。”

      原来是别人随便塞给她的,赵宛如皱眉,“你师父是...”赵宛如这才想起来,李少怀自幼从道长春观,师傅是长春观的观主太清真人,于是眉毛越发的弯下,“太清真人,原先出自金华县沈氏。”

      太清真人出家前姓沈,名秀安,是金华县沈家人氏,金华沈氏乃是落寞的吴兴沈氏一支,也是太.祖时期的宰相沈伦的后人。

      李少怀侧着头,“什么?”

      赵宛如轻笑摇头,“没什么,这个帕子我要了,就当你给我的谢礼。”

      “等...”李少怀招手还没来得及拒绝,赵宛如就转身拿走了帕子,拱起双眉委屈自语道:“师傅嘱咐过的...”

      转身后的赵宛如与先前判若两人,玉手攥着帕子陷入沉思。

      娘亲的侍妾李氏,如今的李宸妃也是金华县出身的,曾经家道中落而出家,前世的记忆里,太清真人未去南方自建道观时与李氏同出师门是李氏的师姐。

      后来李氏被娘亲看中带进了宫,赵宛如低头看着这个帕子上绣的梅花,心中五味杂陈。

      李氏喜梅,赵宛如也喜梅。

      上一世,自己带着偏见,不觉得女子与女子会生情,即便看清了自己的心,勇气终究不足。

      如今仔细想来,父亲的后宫内她以前觉得娘亲与杨妃那比亲姐妹都要好的姐妹情,似乎多了些暧昧呢。

      想到此,赵宛如笑了笑,“原来我是,自幼耳濡目染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珍珠帘卷玉楼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