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宣德门【修】 ...

  •   第1章:宣德门之事

      熙宁六年的东京汴梁,乃是这人世间最繁华的所在,大宋在此建都百年,当下正是清平盛世,汴京仰仗水运陆运,聚集百万民众,又有十万禁军驻扎在此,比起先汉和先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

      适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天子赵顼于宫禁之中沐浴焚香,皇宫夜宴之后,按照惯例,再过不到半个时辰,他就要带领两府臣僚与后宫妃嫔入宣德门观灯,与民众同乐。坤宁殿中,皇后向氏还在梳妆,宫女秋桐匆忙进来,道:

      “娘娘快些准备,官家一会儿要出福宁殿了。”

      铜镜中映着一张典雅端庄的脸,向皇后两鬓簪戴着一十二株珠花,头顶九龙四凤冠,身着深青祎衣,腰环白玉双佩,她乃是真宗朝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向敏中曾孙女,论家世与容貌皆是上乘,今上做颍王时,先帝和太后一并做主,选定向氏为妃,今上继位后顺理成章成为皇后,向皇后也果然不负众人期望,掌六宫权柄,事两宫太后,不论在朝堂还是內宫,谁敢不说她一个贤字。

      “不急,去的早了也没用,还不是要和官家一起等王安石?”

      向皇后举止素来颇有大家风范,此刻言语中似有一丝幽幽的不满,她往殿外望了几眼,道:“秋桐,凝儿去了何处?”

      凝儿乃是今上和向皇后的女儿,天子赵顼原本生有二子,却全部早夭而亡,除了延禧公主赵凝儿外,并未有什么后嗣,故而这位嫡出的小公主,便成了宫里所有人的宠儿。帝后二人成婚八载,表面虽说敬重和睦,终究却少了些少年夫妻的爱慕之心,故而多年也只育有这一个公主。向皇后对女儿千般宠爱,甚于常人,秋桐揖了揖道:

      “回娘娘,小公主被长公主领着,在太后宝慈宫里呢。”

      长公主赵浅予乃是今上嫡妹,也是高太后唯一的女儿,姑侄两甚是亲近,向皇后一听遂放下心,又叮嘱道:“你一会儿去太后宫里看看,今天宫里忙着宴席,你叫凝儿别乱跑,尤其不能去宋才人的丽玉阁里,她怀着皇嗣,咱可不能冲撞了。”

      秋桐轻哼了一声,神色之中略带不屑道:“娘娘不知,宋才人今早在官家面前求了半响,想要跟着去宣德门,官家还不是没有依她?”

      内宫妃嫔你争我斗之事原本寻常,向皇后站起身来,对秋桐所言毫不关心,只淡淡道:

      “行了,我们先去宣德门,看看王相公今日是何等风采。”

      要说这整个大宋,没有人不知道王安石王临川的大名。

      王安石幼时,便喜好读书,过目不忘,素有“神童”之称,刚过弱冠之龄,便高中了庆历二年进士甲科。他原本已被主考官、兵部尚书晏殊圈定为一甲状元,只因文里一句“孺子其朋”,针砭时弊又暗讽国君,得罪了当时的仁宗皇帝,第二名王珪和第三名韩绛又是官宦子弟,不能得状元之名,只得和第四名对调,错失状元之名。

      这王安石诗词文赋样样精通,为官勤政爱民,治绩斐然,自仁宗朝始,便开始提倡变法,只是不得仁宗重用,先帝英宗继位之后,馆阁之命屡下,王安石却以母丧为由,终英宗之世,召之不起。

      士大夫皆谓王安石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委以王安石重任,惟患其不愿就职,直到今上继位,一心求治,熙宁元年召王安石越次入对,便官拜参知政事,又擢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史馆大学士。

      王安石为新党之首,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令其党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将新法颁行天下,大搞变法之事,如今在朝堂上,更是个说一不二的人物。

      大宋人才辈出,照理说王安石这样的人物也不算稀奇,天下臣民津津乐道的,无非是他与天子的关系。今上赵顼乃是先帝与太后所出嫡长子,少时便素有治国之志,仰慕王安石之名,他自二十岁时登基为帝,继位六年来,对王安石言听计从,没有一丝质疑。王安石骤然变法,却丝毫不通一点人情,旧臣名士一有反对,几乎都会受到降黜,故而这六年间,新旧党争愈演愈烈。

      上元佳节仍是天寒地冻,赵顼提早到了,与向皇后并立在宫门前,夫妇二人却静默无话,直到见王安石与百官更衣前来,赵顼嘴角才带了笑,不等百官行礼,便迎过去道:

      “朕先时听元泽说起,卿久居汴京,甚是想念江宁饮食,方才晚宴,朕特意从江宁请了膳夫过来,不知可合相公的胃口?”

      元泽乃是王安石之子王雱的表字,王安石连连一揖:“官家设宴,臣等本已荣宠备至,何必这般费心?”

      向皇后在一旁和颜悦色道:“相公每有所需,官家哪次不是牵肠挂肚,只有相公安好,官家才能安心呐。”

      她这一番话不动声色,却铿锵有力,当着众臣面盛赞赵顼对王安石的盛宠,不异于将王安石置于风口浪尖。说来向皇后的父亲向经也是旧党一派,这些年没少受新党弹劾,这些年赵顼忙于朝政而不问六宫,不能不说是因着王安石的缘故,再加上两宫太后明着反对新法,向皇后对王安石不喜,也不是稀奇之事。

      周围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君臣二人,赵顼明白向皇后的心思,也知晓自己素来待王安石不同于常人,却总要照顾别人的感受,遂摆了摆手道:

      “今日上元佳节,众卿都随意些,不必拘于礼数,宣德门上备好了瓜果蔬食,还请诸位与朕同去。”

      众臣自然应和了下来,岐王赵颢正立在王安石一旁,赵顼笑眼打量了他一番,道:“二哥今儿这身衣服不错。”

      大宋以火德而定天下,历代天子皆服绛色纱袍,赵颢不像百官一般服绯服紫,一身深红色冠服隐隐间已然冲撞了天子,赵颢似不自知,对哥哥行了个礼道:

      “太后赏的,过节图个喜庆,还请陛下恕臣未朝服之罪。”

      赵顼只笑笑:“你我兄弟之间,何来怪罪?朕先走一步,二哥便与王相公一道进宣德门吧。”

      赵顼说完转身,与向皇后同上轿辇,先行离去。高太后与先帝赵曙育有三子,赵颢与赵顼乃同母所生,兄弟二人年岁相仿,容貌也是像的,只不过赵顼沉稳,而赵颢俊逸,赵颢其人,天资颖异,风流倜傥,又工飞白、善骑射,虽是闲散王爷,在汴京城中却颇有佳名。赵顼无子嗣,赵颢虽早早的被封了岐王,却因着高太后的宠爱,仍与四弟嘉王赵頵一道,住在皇太子才能居住的庆宁宫里。

      人人都说岐王赵颢万般都好,只是与朝中一众权贵立场相同,都不支持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变法大业,在太皇太后曹氏、太后高氏面前对王安石颇有微词。坊间更是传言他与王妃冯氏不睦,一心只痴恋王安石的儿媳妇庞氏,因此更加视新党为眼中刺。赵顼对此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故而方才那话,也算是一番提醒,叫他不要越了君臣之界,扰乱大宋的变法基业。

      赵颢极为轻快地对兄长一揖,转身对王安石道:“王相公,请。”

      王安石毫不客气上了车驾,他如今正是春风得意圣眷优渥之时,再加上贯来心傲,便不怎么把岐王放在眼中,放下车帘,叫车夫驶入宣德门中,即便是枢密使文彦博这样的老臣,也都跟在王安石后面,丝毫不敢越界。

      眼看前面便是宣德门,赵颢骑在马上,与王安石并行,笑着道:“相公如今一人之下,可是好生的威风啊。”

      王安石也笑道:“老夫并非权谋之辈,若说威风,岐王殿下早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还居于宫禁之中,殿下才是权势过人呐。”

      赵颢只道:“相公此言差矣,本王居禁中,乃是太皇太后和太后的旨意,相公为了党争排除异己,司马光为何留守西京洛阳?苏子瞻又为何出任杭州?王相公,登高跌重这样的俗语,我是不屑于说的,不过还是提醒相公谨慎行事,毕竟这朝堂上,对新法和新党不满的人,可是愈发多了。”

      “多谢殿下提点!”

      王安石冷笑一声,就是司马光当面与他理论他也不怕,何况这位年轻气盛的小王爷,王安石见车驾已然进了宣德门中,便放下帘幕。宣德门位于皇城以南,御街以北,依着旧制,两府臣僚从驾观灯时,一并于宣德门西偏门内下马,再于左升龙门出。王安石没走多远,忽而发觉车驾停了下来,还不及追问,便听到外面有人嚷道:

      “何人如此放肆!走到宣德门中,竟然还不下马!”

  • 作者有话要说:  1.熙宁六年为公元1073年。从2016年便沉迷于宋神宗,这个故事写了半年终于开更,历史真爱粉,言情剧言情剧,求收藏,求灌溉~
    2.前期可能涉及朝堂多一点儿,感情戏铺垫较多,请大家沉下心来。女主不开挂,不傻白甜。
    3.附上主要历史人物简介:宋仁宗赵祯死后无子,养子英宗(名赵曙,文中的先帝)做了官家,然后传位长子赵顼,即我们文中可爱的赵官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