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否定与回避(2) ...

  •   程潇开始反省自己人际交往的方式,后来发展到上纲上线地开始反思自己的整个人生。她对事情向来是回避为主,焦虑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想要逃跑。程潇觉得,她人生的动力就是恐惧。害怕被人讨厌,所以极力做个好人,害怕拖累别人,所以努力工作生活,害怕被人轻视,所以认真学习做事,虽然结果还算不错,拿了个还行的学位,找了个不差的工作,但都是因为一个错误的理由,她只是一直在逃避自己恐惧的东西而已。
      回顾自己过去二十几年的人生,程潇忽然觉得,自己在对付社交恐惧方面似乎没有太大的长进,总是在原地打转,顺利时,有种自己进步了的错觉,一被打击,又缩回壳里。
      程潇知道,很多现象都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现象群,比如,焦虑,完美主义,自尊心低,讨好型人格,这些全部都是相关的,各种线头缠绕在一起,就把自己缠成了个行动不能的木乃伊。
      程潇忽然发现,并不是把心里的怪兽拉出来打一架就能解决问题,那怪兽有太多能量的来源,即便她再警惕,也是防不胜防,稍一不下心,就一败涂地。
      程潇叹了口气,她觉得,她大概需要一点外界帮助。上学的时候,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曾经建议过她尝试药物调节,程潇没有选择尝试,如今她也不大想试。药剂师最常推荐的相关药物是抗抑郁类药物,比如帕罗西汀,简单来说作用原理就是对血清素再吸收的抑制,以此提高脑内血清素浓度。复杂来说就是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明确。这类药物根据人的体质以及抗药性不同,副作用的强度与表现也不同,通常是需要药剂师来调解药量,不能随便自行服用。而该类药物的作用是暂时性的,只是暂时缓解焦虑,用以配合行为疗法。
      说白了,真正对付社交焦虑的办法是调整认知与行为模式,药物其实不会治本,如果认知与行为模式没有改变,一旦停药,立即反弹。
      程潇不喜欢这种不能解决问题,还副作用很多的方式,开始上网搜索相关资源。搜着搜着,程潇忽然搜出一个群组:社交恐惧互助小组。
      程潇点开看了一眼,是一个有社交恐惧的人一起交流经验教训的小组。形式上跟很多心理咨询师会组织的社交小组有些像,只是没有了一个专业组织指导的人,是自发的一个小组。跟专业的小组不同,这个小组更多的不是在练习社交技巧,而是在交流个人经历。
      程潇觉得这样的小组很不可思议,有社交恐惧的人本来就怕跟陌生人接触,怕被人评判,更何况是在陌生人面前讲自己的经历。刚想点击关闭,程潇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惯性思维又在作祟了。她潜意识里恐惧这种形式,所以找出各种理由回避,其实试一下又能怎样呢?最多就是没有用罢了,也不会更糟。
      程潇想了一下,点击了入群申请。
      申请很快通过了,程潇在一个陌生的集体里没有安全感,所以没有发言,只是一页页点开其他人的自我介绍,看着他人的聊天记录,越看越觉得像在看自己的故事。也许人在看到了共性的时候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明明是一群有社交恐惧的人,却可以敞开心扉去讲自己遇到的各种困难与尴尬事。
      程潇加入的时候,一个叫做欢子的姑娘正在吐槽。
      程潇看了看前因后果,觉得她跟自己还是挺像的,家里有个严厉的女强人型母亲,做什么都无法让母亲大人满意。
      欢子手速惊人,瞬间打了一大段文字。
      前两天她过生日,我花了好长时间给她做了个十字绣,见天儿做贼似的,藏得严严实实,就想给她个惊喜,结果她收到后,觉得我颜色搭配的不好看,装裱看着不上台面,不肯挂起来就算了,直接给扔储物间里了,太打击人了。这就算了,还数落我不干正事,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事情上,有那功夫还不如多考几个证。后来晚上吃饭,我说寿星怎么能下厨,出去吃得了,又被骂一顿不懂勤俭节约。真桑心。
      一个叫晴天的网友建议道:要不下次你给她做顿生日饭?既不浪费,又实用,特别显心意,父母都吃这一套。
      得了吧,欢子回道,我又不是没做过,从切菜被骂到刷碗,没一样能入她眼的。别说做饭了,就是扫个地都能被骂成孙子。你说这扫个地,辈分怎么还蹭蹭地往下掉?
      程潇咽了口吐沫,想起自己在家时的情形,顿时感同身受。
      网友大沙评论道:我妈也那样,有时我觉得,我自信心不高就是因为从小受打击太多了,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下面一群网友排队举手表示赞同。
      你看,大沙说,大家都差不多。我就觉得,我的社交恐惧这事跟我们家教育有关,从小就没受过多少赞美,净挨骂了,可不得焦虑?
      可不是,一个叫桌别淋的网友跟着吐槽道,而且我爸妈属于,自家孩子做什么都不行,别人家孩子怎么看怎么好,整天被拿来跟人比较,还总比不过人家。我现在习惯拿自己短处跟人家长处比,就是那时候形成的。你说这怎么可能有自信,肯定越比较越觉得自己干啥啥不行。
      程潇在屏幕前默默点头,自己的完美主义也是这样练出来的,总是看哪都有问题,觉得会挨骂。而她的讨好型人格也是,总是要小心翼翼地顺母亲大人的意,久而久之成了习惯,总觉得别人的认可比自己的想法重要。
      简直是被虐出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别人的问题,仿佛清晰很多,程潇感觉到,自己其实一直在不断否定自己,仿佛这样就不会被别人的否定打击了。但其实这种做法,只会让人逐渐丧失自信,凡事选择回避。
      看了这么多人的吐槽,程潇感觉好了一点,遇到与自己相同的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提供一些心理安慰,让程潇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要不你搬出去,别跟父母住了?桌别淋在进行自己的总结陈词。
      就我那点工资,租房子能租到地下十八层去。欢子打了个郁闷的表情。
      哪怕跟人合租呢?桌别淋说,我也是搬出去以后才发现,这样的家庭环境真是没什么好处,搬出来之后整个人心态都轻松很多。
      我也是,大沙说,我每次跟我爹妈聊完天,世界观都崩塌了,我现在尽量不跟我爹妈说话,世界又明亮起来。
      是啊,我前一阵看人家讲原生家庭问题,觉得特别有道理。咱们都属于原生家庭有问题的可怜孩子。欢子说。
      程潇看着看着,开始觉得应该说点什么,一想到要跟陌生人说话,一颗心开始欢实地扑腾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