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阿景·三】 ...

  •   青国有了那五十万大军之后终于扭转颓势,把梁国大军赶回边界线又乘胜追击连夺梁国十座城池。虽说是靠了衡国的五十万大军助力,可言之哥哥在之后的战事中所表现的才能也令人刮目相看,更是令衡国一众将领佩服不已。
      两年后,衡国大军班师回朝,言之哥哥也被封为恭亲王,在百姓中呼声甚高。青、梁两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不得不休养生息,而衡国在这场战争中收了不少的渔翁之利,先是借兵给青国,又是给双方卖粮卖武器大发战争财。
      不止如此,由于两国忙于战争倒没有时间注意国内民生建设以至于民生凋零,反倒是衡国大力发展工农业,百姓生活和乐、朝堂广纳才俊,反倒是引了不少青国、梁国之人自愿入衡籍。待战争结束之后两国君王才发现衡国不知不觉中竟成了这片大陆上最强劲的国家,虽然明面上没有臣服但每年不言而喻的朝贡无异彰显了它的特殊地位。
      又过了五年,梁国国君突然驾崩,太子未立,诸王争霸,竟然把好好的梁国划成几个小国,各藩王分地而治,梁国终成历史上的一笔。相反地,青国在恭亲王的带领下越来越好,虽不及繁盛之期,但元气也恢复了五六成。
      再过三年,衡国出兵收了从前梁国分裂出来的三个小国,青国国君重病,恭亲王成了摄政王掌管青国大小事务,事实上,就算不封这摄政王,恭亲王也是青国真正的掌权人。连民间百姓也都相传:只等青国国君驾崩,这青国就要易姓白。毕竟这些年恭亲王可是实实在在的为百姓们谋福利,那位置换了旁人也没那个资格。
      而这十年里,我在衡国的后宫中从德妃升到了皇贵妃,也从盛宠到独宠再到后来尊宠。我与李子尘曾经两情相悦,羡煞旁人,又在朝堂之事上给出谋划策,后来患难与共,和他携手将那些包藏祸心的亲王逐一除去。
      也是我表现过于出色,心性谋略甚至手段并不亚于一位君王,终于引起了李子尘的忌惮。可是那时我毫不在意,我本以为他可以包容我的一切,从未对他隐瞒自己的一丝一毫。我不懂,从前在青国时他早已晓得我的天赋才能,甚至鼓励我参政议政,为何今日却要这般待我?
      朝堂之事我可以杀伐果断,但后宫的阴谋诡计我却防不胜防。
      当贵妃将两个月身孕的我推下池塘害我流产时,我万念俱灰,势要让她付出代价以告慰我的第一个孩子在天之灵,李子尘也答应了,但只不过仅仅是降了她的妃位并禁足半年。我却不依,一命换一名才是最恰当的事。
      贵妃的爷爷是当时的户部尚书,却中饱私囊、贪赃枉法,最后我给李子尘出谋划策让户部尚书露出马脚最后得以除了他,连带着逼李子尘鸠杀贵妃。
      只是我不知道李子尘竟然早有除掉户部尚书的决心,而我也不过顺水推舟助他一臂之力。
      后来的六年里,我过得很舒心。虽然前头还有皇后压着,李子尘也渐渐地不与我商讨朝堂之事,更不需要我给他批阅奏章,但我那时候并没有发觉这是他疏远我的信号,毕竟那时候我还是宫中独宠,又有了一个女儿,也是李子尘唯一一个孩子。我替她取了个小名叫安安。
      安安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亲自教导,心思全放在她的身上,自然没有心思再管李子尘。安安三岁便能颂诗百首,五岁多的时候竟能说出治国之论,虽不够精辟,但也是同龄孩子着的佼佼者。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子尘曾说,“可惜了,安安要是个男儿,这太子之位便是可以许给他。”
      我嗔怒,“安安聪慧敏捷,长大之后定不比男儿差,当个皇太女又何妨。”
      我没注意到李子尘沉下去的脸色,“不是每个姑娘都是要像你这般。”
      “是是是,安安不一定能有我这般运气能碰上一个这么棒的夫君。”
      “说实话,这后宫确实是屈就你了,有朝一日你要是当政了,怕是我也不够你玩。”
      我依旧没心没肺,“怎么,怕了?那你就把我稳稳的藏在这后宫里咯。左右有你和安安在,我也没那个必要争旁的什么东西。”
      “嗯,我答应你,不会让那些槽心事来烦你,以后你就乖乖地呆着宫里就好。”
      可我没想到的是李子尘说到做到,竟让我只呆在宫里,过着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阿景·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