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九)三世缘 ...

  •   滕川府有刘姓者,得一子连生,方五六岁。

      一日,到园中嬉戏,忽晕跌莲池边,醒后啼哭不止,更滴水不进。家人不知何故,因而告医,医曰:“非疾也,宜求有道之人。”便告罪而退。其父母无法,遂延请寺中僧侣诵经三日三夜,然子泣如先前,双颊涨红,作胡言:“青……青云……”似唤某人名姓。

      “果真有妖邪缠身?”家人大惊,见佛经无用,又忙寻有名道人来。

      时有一道人云游至此,不请而自入,满屋仆从竟无所知者。

      至于连生卧房中,不能醒。其父母坐床边垂泪,见一俊俏道人翩然而入,自称青云,宛然儿喃喃所念之人。初惊惧,后泣呼救子。

      “自然要救。”青云道人长叹,立于侧,垂首低语道,“知汝心坚,待长成,吾必守诺前来,不负三世缘。”又轻抚连生颊,为其拭泪。

      本奄奄,然得道人言,其抽泣渐止,亦不发狂叫嚷。

      未几,自迷梦醒转,连生颤汗交作,仅以手扯拽道袍,气微声促:“青云……”不觉神清,唯身子孱弱,无力拦阻。

      见状,其父母纷纷叩首拜谢。则青云道人不受礼,对连生笑曰:“汝年幼,又为凡身,静待日后吾归来便可,不必作此情状。”竟撒手不顾,洒然离去。而连生既喜又悲,百感交集,不觉晕绝。

      至翌日清晨,苏,四肢筋骨莫不酸楚。始少进粥饮,渐多食,恢复如常。

      其父母心下稍安,仍有疑虑,曰:“何为三世缘?”

      初摇头不语,再三逼问之,无可奈何,方答道:“盖青云道人能察夙缘。”不肯多言,遂默然。

      自此无疾,虽幼,较周遭孩童聪颖。

      久之,俟年十七八,貌颇美,才思兼备。闻人为议婚,不允,曰:“已有佳侣。”

      父母大为讶异,忙问:“吾儿何来心悦之人?”

      初摇头不语,再三逼迫之,方开口:“自是一心系于青云,岂能别恋?纵愿不成,应遁入空门,不复思虑人世情爱。”

      “何苦来哉!”父母蹙眉,又疑其记前生事,故有此言。况幼时忽患恶疾,得青云一语,便尽痊。愈加踌躇,既而启齿:“为三生缘乎?”

      见父母意稍动,连生正容对曰:“诚然。”

      一时无以应。恰夜静月明,忽风起,有一温雅男子自庭中缓步而来,径入屋内,揖而就坐,青云也。

      见状,连生大喜,颊晕红潮,眉目顾盼留情。暗执其手,向父母告罪曰:“儿不孝,不愿娶妻,更不能留一二子嗣。然母腹中应有胎,吾幼弟多有福泽,日后可耀门楣。”

      “若也,奈何不解吾二人惑?”皆泪落。

      连生亦泣,坦言道:“儿本仙池中一朵青莲,因青云仙人垂怜,予一缕仙灵气,而生灵识。然如稚童懵懂,觉仙人清俊,喜其色,不禁倾心。欲化人,屡屡求告上天。梦中得语曰吾与仙人有云泥之别,况其不动凡心,吾终日苦求亦无果。不信,仍痴心,妄念丛生,后受责罚而堕入畜生道。此谓之第一世。”

      又云:“第二世得白犬皮囊,恰青云下凡历劫,投生大族,吾便作其玩伴,戏耍终日。初其为仙人时,铁石心肠,成世家子弟后,反触动一点情念。虽此钟爱非彼钟爱,吾亦喜甚。后青云长成,拒婚而悄然离家,游历四方。吾亦追随,经一路风霜雨雪,仍不弃,遂染疾而死。”

      便恍然:“至第三世,生为吾家子。”

      闻之颔首,一旁青云笑而对曰:“吾生而不知何为情爱,然一时动念,随手渡池中青莲仙灵气。先不经心,渐觉其爱慕于己,日益烦恼,欲急躲避之。是时,青莲因吾堕畜生道,方不忍,忽入劫而坠凡,识得父母之情、兄弟之情,后亦钟爱白犬,不似昔日一般无欲无求。待犬死后,吾悲悔不已,携其速归家厚葬,数日后郁郁而终。”即起身,牵连生一同叩首而拜:“幸三世缘深,今皆得人身,两情属矣。”

      良久,刘家父母相与长叹,泣不已:“既有夙缘,非人力可阻。若与吾子长诀,实难禁悲戚。何不稍缓须臾去耶,暂待吾二人百年后。”

      “可也。”双双应允。

      后约日迎娶,结为眷属。今世,青云无父无母,遂入赘,待二老如其亲子,不以仙人自称。则连生颇尽孝道,每日料理家事,教幼弟甚勤。

      及父母并逝,二人嘱弟数语,后旬日,亦无疾而终。其弟涕泪交下,后为之合葬,觉棺木空若无物,启而视之,唯衣物凌乱,方知二人尸解成仙。

      有道是:“夙缘竟三世,青莲逐仙归。”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九)三世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