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4、非她不娶 ...

  •   “郑邸”,位于皇城中心地带,与“陈园”相距不远。它占地面积广大,气势恢宏。大门紧闭,门前守卫着两只威武庄重的石狮。高大的围墙树立于大门两侧,镶嵌着精美的砖雕,宽阔的庭院展现了主人的尊贵的地位。庭院中央的假山,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山下流淌着清澈的小溪,红色的锦鲤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庭院的四周,是雕梁画栋的楼阁,宁静而雅致。
      府邸内的房间宽敞明亮,红木雕花家居尊贵典雅,墙上挂着各种名家字画,显示出主人的风雅。
      可屋内的郑仁垂头坐在一方太师椅上,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今日这是怎么了,自打退朝后,就这样愁眉苦脸的。”李珍关心地走上前来。
      “跟你说,你也不懂。”郑仁懒得与她多话,摆弄着手中的一口建盏。
      李珍受了冷脸,倒也不气不恼。自打她的皇后妹妹病逝,她在这家中的地位便一落千丈,空有一副嫡妻的名头,毫无半个撑腰之人。仅有的两个女儿,如意、如愿,也都嫁作人妇,王春华当初打算来投奔郑家时,便已是如此场景。这些冷言冷语,她早已麻了。但人还活着,日子还得过下去,她只得舔着脸讨好所有人,不光对郑仁,也对郑家唯一的男丁——庶子郑通。
      “跟我说说呗,说不定我就懂呢。”她热脸蹭冷屁股的蹭上去,贴在郑仁身边,“你也别太小瞧我,我好歹对朝中之事,也略知一二。说罢,是不是那成山王为难你了?”
      李珍知道郑仁向来讨好杨启光与莲儿一党,今日愁眉苦脸,八成是因为杨启光。
      不得不承认,她也是个聪明人。郑仁听闻她的猜测,心中动了动,不由得多看了她两眼,面对她关切的眼神,便也不由得放下了防备,说出了实情:“倒不是成山王为难我,而是成山王自己也陷入了困境。”
      “啊,怎么会这样?”听闻此言,李珍也不安起来。她与郑仁毕竟是命运共同体,若郑仁与杨启光是命运共同体,那么她与杨启光实际也是命运共同体。
      郑仁叹道:“今日早朝,与周浦王交好的沈晋之,利用‘陈良朱钰案’率先对成山王发难,不光如此,那些先前支持成山王的人,也纷纷倒向周浦王一边,若非我搬出‘浦王灭门案’说服陛下,只怕周浦王现在已经恢复自由身,恢复王爵了。”
      李珍面前浮现起杨启志的脸,她对这位素来沉默寡言的皇三子并没有什么印象,“那周浦王……在我印象里,好像一直是与世无争、无心夺嫡的样子。怎么事态突然成了这样?”
      郑仁苦笑:“看似‘与世无争’,那是因为之前没有人动摇到他的核心利益!‘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道理,你还不懂吗?太子、北蔡王已经被铲除了,此时周浦王站出来扳倒成山王,岂不是刚好能够坐享成山王的奋斗果实?依我看,成山王这一次悬了!我倒不是怕周浦王掌权,只是我现在身为内阁首辅,权利实在不小,换个人掌权,我只怕他会削减我的实权……”
      李珍细思极恐,仿佛在郑仁身上看到了赵铎的结局。她不敢再想下去。
      郑仁捏了捏手中的建盏,又低头苦笑道:“况且,周浦王以前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就算没有人‘犯’他,我也不认为他就会老老实实呆着——皇后娘娘的死,你以为是自然死亡吗?”
      “什么?!你再说一遍?”李珍听到了妹妹的名字,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郑仁同情地看了她一眼,点点头,“当时我没跟你说,其实长春宫的几个宫女当时就在议论,不过没有证据,只敢私下说说。在皇后病重期间,周浦王曾有几次探望,最后那一次探望时,宫女出去沏茶,让周浦王与皇后娘娘有过短暂的独处。虽然经太医查证,皇后娘娘确实死于疾病,但那段时间刚好北蔡王在峒山牺牲,大家都集体对皇后隐瞒着这件事,若是周浦王利用这短暂的独处机会,将北蔡王死讯告知皇后,皇后受到惊吓,悲伤过度气绝而亡,是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否则哪有那么巧,周浦王与皇后刚刚独处一会儿,皇后就病逝?”
      李珍倒吸一口凉气,“若周浦王如此阴险狡诈,你还是赶快帮成山王想想法子吧!”
      郑仁却不置可否:“宦海沉浮身不由己,我现在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别无他求——只要不触犯我的核心利益,不论成山王掌权也好,周浦王也罢,我都会做一民顺臣,辅佐他坐稳这个位置。我不会与任何一个具体的人成为命运共同体,谁能给我最需要的利益,我就会与谁在一条船上。”
      看着李珍错愕失望的脸,郑仁却平淡道:“我何尝不知你在为皇后抱不平?可是,人一旦被感情控制,做出的选择,未必是真正有利于自己的。如果我有朝一日变成感情用事的人,那我必然从此无缘政坛,沦为所有人的手下败将。谁被感情支配,谁就会死得很惨,没有人能逃出这个例外……”
      “老爷,大夫人!”门外有个嗓门不小的女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紧接着,一个四十岁左右、风韵犹存的少妇走了进来,“您快给评评理,咱儿子这还像话吗……”
      郑仁转过头,只见他的二房妾室、郑通生母许氏走了进来,面上还带着忿忿不平,一进门就连珠炮似的抱怨起来:“真是让我给气坏了,他都已经二十岁了,还这样挑挑拣拣的,别人像他这么大都妻妾成群、人丁兴旺、子孙绵延了,他还独身一人,嫌弃这嫌弃那,这尤家三小姐可是方圆百十里条件最好的女子,人家门槛都要被踏破了,他竟然还瞧不上,非得说,只要娶那王厚德家的王春华!我的老天,王家早就没了,我可上哪儿找王春华啊!老爷,大夫人,我大概是劝不动他了,你们可要帮帮忙啊……”
      许氏这么一说,李珍才想起当时王春华来投奔她时,曾经与郑通有过一面之缘。当时,郑通的视线就被粘在王春华身上一般,舍不得移开,谁知都过去这么久了,郑通还是不肯忘记王春华。
      “自打王家落魄、赵家垮台,王春华就已经不知去向,下落不明。”李珍回忆着当时的事,“我曾听说,有人在天香楼看到过一名青楼女子长得很像王春华,但我估计是看错了,因为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那名女子。”
      许氏叫道:“哎呀,退一万步说,就算那名青楼女子就是王春华,我们也不可能让郑通娶她啊!他可是陛下亲封的安乐侯哎,怎么可以娶一名青楼女子?”
      “我非王春华不娶,你们不用再说了!”
      远远地,一个男声愤愤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只见郑通的身影忽然出现在门外,赌气一般怒道:“除非你们给我找来一个长得跟王春华一模一样的女人!”
      说罢,不理会屋里的一父二母,气呼呼地扭头离去了。
      许氏气得直跺脚:“都二十岁了,还跟孩子似的!这可如何是好啊!”
      李珍也哭笑不得:“上哪儿找一个长得跟王春华一模一样的女人啊!”
      郑仁苦笑,不作言语。郑通是他唯一的儿子,他宠爱有加,恨不得天上的星星都给儿子摘下来。可是眼下,他连自己都快顾不上了,哪里还能顾得上给郑通找王春华?
      许氏还在骂骂咧咧,郑仁已经走神了,捏着那枚茶盏,再一次陷入了对未来命运的深思。
      与此同时,陈国的宫殿,正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歌舞升平,热闹非凡。宫殿上下都沐浴在喜庆的氛围里。因为,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被封为护国公主的王春华,终于披上嫁衣,在所有人的见证之下,风风光光地大婚了。主殿内金碧辉煌,陈王与大妃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满意地看着这一切。
      王春华穿着璀璨夺目的大红色金边祥云牡丹丝绣嫁衣,腰上系着镶嵌红宝石的腰带,头戴华丽凤冠,手腕上戴着纯澈的翠玉镯子,衬托得整个人熠熠生辉。她的脸上戴着一层薄薄的面纱,给她增添了一份神秘与高贵。她本就是西京城数一数二的大美人,盛装之下更显国色天香,沉鱼落雁。颇有“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皎若明月舒其光”之美。
      她的新郎,是同样来自周国、现已被提拔为伯长的李志。赵铎望着这一切,感慨万千。自始至终,他都不曾告诉她有关杨启光和莲儿的事。
      来自各国各地前来祝贺的使者,穿着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带着丰厚的礼物,向王春华表示敬意。宫殿的广场上,摆满了丰盛的宴席,宴会上欢声笑语不断,人们举杯共饮,直至夜幕降临。
      在众人的祝福中,他们步入了洞房。
      红纱飘飘,烛光摇曳。床头摆放着一对金色的龙凤烛台,通明的烛光照亮了房间,照亮了他们的脸庞。李志身穿红色婚袍,头戴红绸帽,深情地望着王春华。
      他从未想过,在铜州边境无意中救下的女子,竟然会成为自己的妻子。而他也从一名队率成长为今日统领李敬亭军队的伯长。她本是来自周国一名落魄的贵族少女,他本是来自周国一名险些被迫害的士兵。这些日子以来,所有的故事发生得如同神话一样传奇,就连此刻的洞房花烛,都好像身在梦中。
      “‘四国同盟会’的计划,目前来看,颇有成效,”王春华的思绪还沉浸在战事中,与李志滔滔不绝地说着,“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真相,爆发农民起义,长此以往,周国是镇不住的。与此同时,我们‘四国会’都开放接济来自周国的良民,刚好那皇帝也瞧不上这帮‘叛徒’,凡立场与他不同的,他统统放行,留下一片空荡荡的国土,他还得个乐乎,不知不久的将来,将会面对什么……”
      说了好一会儿,她才发现他正深情地望着她,不由得脸红到了耳根,“瞧我,竟忘了今个是什么日子。”
      他轻轻掀起她的面纱,两人相视而笑,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他们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成为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将来面对的,不但是自己的命运,更有陈国的命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4章 非她不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