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进城 ...

  •   大房两婆媳争执了两天有了结果,赵翠芬把刘永力挣得银钱给了白氏,而白氏和刘永力小两口以后挣得银钱也不用上交了,可以自己留着,这也相当于变相的分家了。

      白氏战斗力真不是盖的,小两口在这次战役中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了。

      村子里绝大数人家都是老大两口子养老,帮助父母养弟弟妹妹,甚至是替他们成家。

      现在么,小两口两个都能赚钱,且只需要把永力做工的钱的一半上交公中,其余的钱都是自己留着了。吃住、人情都算公中,两口子又勤快又没不良嗜好,怕是傻了才想分家。

      这时,刘芳才恍然大悟,她娘真是贼聪明。

      大房儿子多负担重,不想分家,第三代永力两口子为了攒钱,也定然不想分家,且有了永力两口子做榜样,第三代估计都不想分家。

      三房四房子女也多,大儿子都是快要娶妻的年龄了,只要她娘咬死不分家产,那就成不了气候。

      五房独子永壮年纪还小,五哥又有打猎的好手艺,岳家也只有一个独子,即使不分家产,也能过的好,分不分家,情况待定。

      如此就只有二房了,二房只有永宝一个男孩,除去已经嫁人的大丫刘菊花,还有四个女儿要嫁。村里普通人家聘礼是六两,四个女儿就是二十四两,如果刘杏花再想出点来钱的路子,怕是一定会闹分家了。

      二哥二嫂会不会动心呢,按以前的性子是不会,但是现在嘛就不一定了。

      不分出去最好,按刘家嫁孙女的标准,一个孙女一身新棉布衣裳,一套家具,一套锅碗瓢盆,一床十斤棉被,一两压箱银子,所花费也不过二两银子。

      家具都是自家打的,简易木床、衣柜、两口大木箱、洗脸架、木盆、木桶、子孙桶,大概能值个一两半银子,足可以撑得起场面。棉花也是自家种的,要钱的就是衣裳和棉被的布料,还有就是一点锅碗瓢盆了。

      嫁一个女儿,能余下四两银子,二房就能有十六两银子,这可全都是公中的,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
      二房最重要的是刘杏花的灵液,因着这一层关系,刘芳向李春华建议让刘杏花专门喂鸡和猪,喂的好便会奖励鸡蛋,刘杏花倒是做得好。家畜长得好,刘杏花居功至伟。

      不过二房即使被分出去,刘芳也不愁。她除了有六瓶没被稀释的灵液,还有半罐子被她第一次稀释的灵液。而这稀释的灵液,又不用给刘家众人,用来养畜类倒是足够的。二房的灵液她有了,二房男丁又少,因此他们分不分出去,也不那么重要了。

      不是说刘芳舍不得把灵液给大家喝,主要是因为自半年前刘杏花就没有再往厨房的大水缸里滴灵液,厨房的水也就没有甜味了,如果她冒然地把灵液给大家喝,只要是没失去味觉的正常人都能知道有猫腻了。

      以前刘芳还觉得灵液是好事,但现在却觉得也许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

      怎么回事呢?自两个月前起,刘家的伙食除了刘芳自己的和永力媳妇的,其他人的都下降了,原因是一家子气色太好,对比太明显了。

      这也是刘家才发现不久,天气寒冷,村里人家今年收入也不好,许多人家节衣缩食,一天吃一顿饭,瘦的厉害,而刘家人却红光满面,其他人见了更觉得刘家是大户,羡慕嫉妒恨就不用说了。他们又不知道是灵泉的缘故。

      转眼,临近年关,新年的气息活泛了。

      去城里打短工的男人们回家了,上学堂的孩子也放假了,城里的集市热闹了,并且由以前的五天一小集十天一大集,变成现在三天一次小集五天一次大集,这种情况要到正月十五过后,才会恢复正常。

      早上,刘家的媳妇子都出动了。由大房刘存孝赶着自家的牛车,载着刘家五房媳妇和李春华、刘芳六人,浩浩荡荡去了县城。

      难以想象,这是刘芳第一次去县城,刘家人除了年纪还小的永宝,就只有她了,就连刘杏花都去了两次。

      这倒不是她不能去,而是不想去,她以前是真的不喜欢古代,泥巴路,晴天坐牛车颠簸,雨天道路泥泞,而且这个时代刑侦技术落后,她又没有长大,要是不小心被拐子给拐了,怎么办?

      诸如此类的原因还有很多,重重因素下,她也是现在才第一次来。

      城门上方的墙壁上镌刻着两个大字景县,门口站着两个兵士,在收进城费,一人一文牛车五文,价钱还挺贵,为了省钱,她大哥和牛就只好在城外等了,好在并不只有她一人。

      “行了,就按在家时说好的那样,各自去买东西吧!买完东西后就出城等着,记着,银钱省着花。”

      “知道了,娘。”

      说完李春华就带着刘芳走了,并不想跟她儿媳妇一路,她们要先去李记布庄把绣品卖了。

      刘芳想着第一次进城,买的东西恐要多一点,就特意赶制了一副猫戏蝴蝶式样的大图,估计能得个四两银钱。而李春华要卖的绣品就多了,她自己做了二十个荷包,每个能卖到二十五文一个,众儿媳妇托她卖的荷包、手帕约有一百二十来件,大概能有一两多银钱。

      卖绣品还不是最重要的,李春华主要是想把李记布庄的李掌柜介绍给自家闺女认识。以前闺女不想来城里,绣活都是她卖,以前年龄小还好说,现在年龄大了,要是与李掌柜关系搞得好,这好处可就多了。

      她和李掌柜是老相识,以前做丫鬟时都是在李记布庄卖的绣品,那时李掌柜还是郡城的李记布庄的伙计,现在已经是景县分店的大掌柜了。

      关系好,至少她能不给钱就拿走布庄大部分的布头,大的布头能拼衣裳,小布头也可以自家做荷包、鞋子,十分划算。

      “李掌柜,新年好啊!看您店里,真是红红火火啊!这是我老女,最是乖巧不过了。”李春华带着刘芳走进布庄,一眼就看见李掌柜。

      李掌柜长相普通,面带微笑,双眼有神,不时有精光闪过,是个笑面虎,这是刘芳的评价。

      李掌柜看见李春华也高兴,不说两人的交情,单是李春华的绣品就让她瞩目了,是这景县数一数二的绣娘。

      “都是托您的福,我也就混口饭吃。这闺女长得真好,多大了?”

      刘芳行了个礼,“回李叔,我今年虚岁十一了。”

      又是一通寒暄,李春华和刘芳两人来时一大包东西,离开也是一大包东西外加一匹织染的比较好的浅粉色细棉布,大包是布头,棉布是李掌柜送给她的见面礼,真是财大气粗,这匹布怎么说也得值个四百钱吧!

  • 作者有话要说:  人长大一点,副本才好开启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