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祭女墙 ...

  •   时近立夏,天气已经有些微燥热,傅成蹊不知从哪掏出一把折扇,故作倜傥地摇了起来。

      本这莫小公子生得极俊俏,纵然戴着眼罩也掩不住那一脸风流相,倒是平添了几分不羁的意味。

      而一旁的白简行,一副禁欲清冷的好相貌自然没得说,配上那一头银白的长发,甚是打眼,擦肩而过的人无不偷偷多瞧上两眼,更有驻足凝视窃窃私语,甚至还有面皮厚的姑娘欲上前搭讪,都被白简行冷若冰刀的眼神吓退了。

      傅成蹊看他一脸不解风情的冷漠,咧嘴笑道:“阿简啊,以后要学着点怜香惜玉,不然就算生得再俊俏,也要光棍一辈子的,难道你打算做和尚?”

      白简行冷冷地斜了他一眼,不打算理会。

      傅成蹊觉得有趣,似自言自语道:“倒也不着急,你还小,以后会明白的。”

      两人闲闲地走了一阵,傅成蹊肚子传来一阵咕噜声,得,这莫小公子的壳子又不争气地饿了。

      傅成蹊摸了摸兜里,糟糕,又忘了带钱袋,眼睛咕噜一转,望向一旁的白简行,咧嘴笑道:“阿简,你带银子没有?”

      白简行毫不迟疑地点点头。

      傅成蹊嘴咧得更大了:“那你饿不饿?”

      白简行淡淡道:“还好”

      傅成蹊突然一步跨到白简行面前,拍着自己的胸脯道:“阿简,你摸摸看。”

      白简行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得微微睁大眼睛,眼底的动容稍纵即逝,片刻便恢复平日的云淡风轻,他当然决不会真伸手去摸,微微皱眉道:“怎么了?”

      傅成蹊嘻嘻笑道:“哈~前胸贴后背了。”

      “……”白简行似微微叹了口气,一个沉甸甸的钱袋落在傅成蹊怀里。

      *

      两人进了乐福楼,挑了个临窗的位置坐下。

      从窗外望去,景致极好,京华山水繁华尽收眼底。

      一落座,店小二看两人姿容俊美气度不凡,立马殷勤地沏了茶。京城果然与沧北县不同,这茶色清亮澄透,落入青花白瓷杯里,碧绿的一汪,看得人心旷神怡。

      这乐福楼的烤鸭名扬天下,据说是秘制饴糖腌制,以果木烤之,肥而不腻,脂香四溢,傅成蹊久居深宫也未能一尝,想到今日终能如愿,欢喜非常。

      傅成蹊不禁感叹,坐了龙椅得了天下又有什么好稀罕的,倒不如做这江湖玄门中人,事事随心所欲,不被这许多规矩捆绑束缚,倒是自在快活。

      点了一只烤鸭,小二眉开眼笑地打着帘子去后厨准备,傅成蹊喝了一口茶笑道:“午饭先尝尝这名满天下的烤鸭,待晚上,师兄带你逛京城的夜市尝小吃怎样?”

      白简行淡淡答了声好,侧着脸望向窗外,满城风絮,梅子黄时,明明是水秀山明的好景致,白简行却皱着眉头,一副无法释怀的模样。

      傅成蹊瞧他这副样子,以为白简行还对他身上有鬼灵殿下气息的事耿耿于怀,也不敢提,只东拉西扯些别的事转移他注意力,什么京城的风物人情,特色小吃,花魁名妓等噼里啪啦说了一堆。
      临了,只得白简行淡淡问了句:“大师兄对京城很熟么?”

      傅成蹊闻言怔了怔,讪笑道:“我不也是听说的么,哈哈~” 这话却半分不假,京城这些事儿都是当年宫人告诉他的,他与荆宁偷摸着出宫,也都是直奔酒楼喝到天明,第二日趁众人未发觉匆匆赶回宫中,哪里有闲情瞎逛。

      想到这一茬,傅成蹊定定地瞧了眼坐在对面的白简行,银发垂肩,腰悬长剑,此情此景,两人临窗而坐,倒是与当年举樽共饮有几分相似了。

      白简行感受到了对方的目光,略微有些不自在地垂下眼,长长的睫毛颤了颤,不言语。

      正在此时,小二将一大盘脂香四溢的烤鸭端上桌,鸭子已经工工整整的片好,皮色红亮,配以荷叶饼、葱段黄瓜条、甜面酱,一应俱全,脂香中透出淡淡的果木香,甚是撩人胃口。

      傅成蹊不禁食指大动,用湿手巾擦了擦手,便拿起一块荷叶饼,将片鸭、葱段、黄瓜条、面酱等依次仔仔细细包入饼皮内,盛到白简行碗里,咧嘴道:“阿简你尝尝罢。”

      此时白简行面上的愁云已消了一大半,闻言拿起筷子将包好的烤鸭放入口中,一口不大不小,仔仔细细的嚼着,眼底掠过一丝微不可查的欢喜。

      傅成蹊就这么一直盯着白简行,看他面有欢喜之色,自己也眉花眼笑道:“喜欢不喜欢?”

      看白简行点了头,傅成蹊才心满意足地伸出筷子,忽而听到隔壁桌传来一阵大笑:“万没想到,一向以儒雅正直闻名京城的姜三公子,死相竟这般龌龊,当真天道好轮回。”

      一人哂笑道:“所以说,那些看起来一副正人君子面孔的人,皮子底下不知藏着多少肮脏心思,怕是比寻常人更甚。”

      另一个看起来有几分斯文相的书生唏嘘道:“当真长了见识,这世间竟真有淫病纵欲而死之人,难以置信。”

      “嘿,我看你是读书读呆了,你没看到姜三公子死得那个惨状,眼圈乌黑面色惨白,全身上下只得一条裤衩子,横躺在庙口,众人去探已经没了气儿,身子底下冰凉浸湿一大滩……秽物……”

      听那些人的话越发粗俗不堪入耳,傅成蹊瞧了眼白简行,只见他颇为不自在地望向窗外,面上的从容摇摇欲坠。

      “阿简,要不我们走罢?”傅成蹊虽然舍不得这一盘子没怎么动的烤鸭,却更不忍心让不染俗尘的白简行听这些市井污言秽语。

      白简行点点头,正当两人欲起身离去时,忽而听得那书生道:“姜三公子之死,是否与传说中城西河神庙那片祭女画墙有关?”

      傅成蹊闻言立刻来了兴致,望了眼白简行,四目相对,彼此会意,复又坐了下来,侧耳倾听。
      另一人唏嘘道:“都说那画墙所绘精妙绝伦,人物栩栩如生,画中少女更是姿容绝色,眉目似能与人传情,啧啧。”

      书生道:“这画墙中人都是祭祀河神冤死的少女,定是死不瞑目化作魑魅魍魉,专食人精魂夺人性命”

      另一人道:“这祭女画墙也是个传言而已,是真是假谁晓得哟,我倒觉得是姜三公子与哪家小姐在那河神庙里行那苟且之事,遭遇不测,姜家人为了保住所剩无几的颜面,才出此下下策,用魑魅魍魉当借口罢了。”

      书生道:“你这么说倒是有几分道理,可也没听过姜三公子与什么女子有纠缠……我认为还是河神庙有古怪。”

      旁边一老者道:“嘿,姜三公子若没有淫*欲,魑魅魍魉又奈他何?”

      众人闻言齐齐点头称是。

      傅成蹊将一块包好的烤鸭放入嘴里,细嚼慢咽,喝了一口茶,笑眯眯对白简行道:“阿简,今晚想不想去城西逛逛?”

      白简行也喝了一口茶,道:“正有此意”,他面上虽仍是一派云淡风轻,傅成蹊却捕捉到他眼底泛起那抹欢喜。

      祭女画墙,听起来的确有趣。

      *

      入了夜,傅成蹊与白简行荡到西城。

      西城槐柏街是京城著名的小吃街,月色愈浓,街市上的灯火就越繁华,贩卖小吃糕饼的摊贩都推了车,阵阵食物的甜香扑面而来。

      中午吃的那点食物早就消化得彻彻底底的了,傅成蹊不禁食指大动,拉着白简行的衣袖东瞧瞧西看看。

      白简行虽仍然冷这一张脸,却也没抱怨什么,跟着傅成蹊流连在琳琅满目的小摊前。

      “阿简,你想吃什么?”傅成蹊问道。

      白简行淡淡道:“都行,全凭师兄定夺。”不经意间目光却向左侧一瞟,片刻敛回。

      傅成蹊心里好笑,这小子连馋都馋得这般不动声色,于是拉着他的袖子走到那个贩卖荷叶甄糕的小摊前,热气腾腾,陶甄里盛着色泽鲜亮诱红的枣泥豆沙,隐约可见油亮剔透的糯米糕,浓香扑鼻,诱人非常。

      京城小吃众多,而傅成蹊尝过的统共不过两三样,其中一样便是这荷叶甄糕。那时荆宁从城西办完事回宫,顺路偷偷给他捎了一份,两人躲在书房里,一道儿将甄糕分食得干干净净,傅成蹊印象深刻极了,惊叹这民间的小吃当真新奇有趣。

      一晃眼,却已经是十六七年前的事了……

      “两位公子,我这荷叶甄糕可是地道得很,用料讲究,枣泥红豆沙都是自家熬的,细软幼滑,甜而不腻,十几年的老字号了,二位来一碗?”

      傅成蹊瞧出白简行欢喜,便毫不犹豫掏出铜钱买了一份,软乎乎热腾腾的一大块包在散发着清气的荷叶里,傅成蹊拿在手里抛了抛,待没那么烫手了,才递给白简行:“这甄糕甜糯得很,趁热吃最好。”

      白简行道了声多谢师兄,便就着荷叶咬了一口,当真绵软糯甜,久食不腻。

      看他吃的欢喜,傅成蹊笑眯眯道:“阿简若喜欢京城,以后我们也可常来逛逛,横竖沧北县到京城,快马不过半日的路程。”

      白简行迟疑片刻道:“这荷叶甄糕,我好像吃过。”

      傅成蹊道:“想必沧北县也有罢,我倒是记不大清了。”

      白简行眉头微蹙:“不是沧北县,也不是别处——”眉头拧得更紧了:“好像就在——记不得了。”

      心底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片刻又烟消云散,无迹可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祭女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