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清君侧 ...

  •   京城的变乱,在不久之后传到了西南,不止景王知道了,连西凉王也知道了,所以双方一直僵持着不肯退让。对于景王来说,只要西凉的军队不肯退,他就不可能离开西南,而此时北境可能也在试探吧,如此混乱之际,最容易趁虚而入。自从北境议和之后,驻扎在北境的战士就有大半随着他班师回朝,等待安置,而且西凉长公主继位,西南必生乱事,从前一直不看重的西南如今是要放置重兵把守,阻止西凉的军队踏入大兴。
      小十一的封地变成临近北境,是北境的一道屏障,小十一多年来追随他作战,可以说是在战场上长大的,年纪虽轻,可经验十足,皇上刻意将边城封给誉王,一方面是因为防着他,提醒他别插手到党争之中,否则只要皇帝一下旨,他就不得不回到封地上当个闲散王爷,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了他领兵作战的能力,誉王手上没有兵权,却有军衔在身,若北境乱起来,是可以领兵作战的,可因为没有兵权,也无法调动士兵,这样一来,便不担心他会谋反了。景王是亲王,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他功勋赫赫,若连个亲王位份都不给,只怕老百姓也要说事儿,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拘着景王在京城,不给封地,只在京城封府,位份世袭,平日里若是没有战事,景王是要待在京城,待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的。
      一身厚重铠甲的景王坐在帐子内,端坐于案桌之后,盘着双腿,倒是沉静。
      “王妃那里可有消息传出?”
      景王不明白晋王都是老狐狸了,过往曾经吃过暗亏,这几年便变得心思深沉,怎会轻易中计,竟是被下了毒。不过,不管如何,这些都不是重点了,如今的重点就是皇上下落不明,而太子篡位登基,他此时和西凉王盘桓着,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回京的,否则收拾了太子,却叫西凉侵占了大兴的国土,那岂不是见小失大?先把西凉这边收拾了,再掉头回京不迟,父皇如此精明,若能从宫变中逃出来,自然有办法藏下去,况且,当年甫登基之时,朝堂上的百官几乎都听从孙靖元的调令,唯他马首是瞻,而武将们则亲近手握兵权的付康,就那么几年,父皇一直做着傀儡皇帝,只要孙靖元开口了,即便心里不甘愿,还是照样笑着下旨,这样隐忍有度的男人,不会傻的在他未回京之前就耐不住的冒出头,好叫太子拿捏住。
      只要父皇无虞,他便不担心了。对他的父皇,他是没什么好感和记忆的,一直以来他就知道父皇不喜他这性子,也就不去他跟前惹他不快了。如今,他只担心待在京城作为人质的娘子,眼下父皇不见了,太子本就拿不出名正言顺的说法,而他手里的兵权只怕为太子所忌惮,定会拿捏住他的王妃作为要挟。
      “王妃已经按着王爷的吩咐,秘密出了京城,如今是在赶往西南的路上,我看至多再过大半个月,王爷定能与王妃团聚。”
      “这样就好了。”
      即使武将在百姓心中都是较为粗犷而近似于粗鲁无礼的,不讲究那些文人的礼法规章,可是身为执掌兵权的男人,若是只是个只会动武的粗汉子,又如何打仗?须知打仗可不只是比兵马比粮草,更讲究智谋策略,这期间的心思大多文人也未必比得上。京城是什么局势他一直看着明白,只是不凑近,只管自己的兵马,他也知道自己手中的兵权叫人忌惮,早早便安排好了娘子的退路,不让娘子在关键时候成为他的要挟。
      “你派人盯着,别让王妃在中途出了岔子,一进入西南,就派人去亲迎。”
      “是。”
      “北境可有消息?”
      “誉王殿下一直放着夷国,而且手中能够调动的兵马不多,只怕无法回京。”
      景王琢磨着,太子这样的兄弟上位,将来他们几个绝不会有好下场,故此,拉下太子是很必要的,可如今最名正言顺的方式就是将父皇抬出来。况且,父皇躲藏在京中,京城就那么大,一个月翻不出来,多费心些,只怕也藏不久,若让父皇落在太子手里,局势就对他们很不利。
      “眼下皇上只怕也是担惊受怕,况且此事拖不得,王爷,不若让我带兵回去吧,此去带上一万兵马估计足矣。”
      坐在下首位置的裴安歌看着景王,不急不缓的说着。
      “京郊大营的兵马都不止一万了,而如今太子不知使了什么法子,竟控制住京郊营,你带一万兵马,可够?西凉王手下的鲁达很是强悍,这些时日以来双方一直对峙着,丝毫不退让,只怕本王也无法调动太多兵马给你。”
      “一万兵马足矣。京郊营虽是武将带着的,可京城连年无事,京郊营并无练手的机会,比不得咱们这些沙场上厮杀的汉子。”
      京郊营么,他可不信自己指挥不动!太子一没兵符,二没退位诏书,京郊营那几个武将,若是太烦了,直接把人杀了就是,到时候京郊营的头头都没了,看那些士兵还要不要跟他对着干。京郊营若是叛乱,不肯乖乖听话,直接灭了也是使得的。
      景王思索一番,最后还是点了头。裴安歌是军队里的老将了,少年时就进了军队磨炼,硬是凭着自己的能耐成了景王手下的一大猛将。
      “先保护父皇安危,若是一时无法清君侧,倒也无妨,只要别叫父皇落到太子手里即可。”
      “我明白。”
      “既然这样,你就先回去准备吧,从你带的那些兵里挑一万兵马带走,其余的暂时归到周潇的手下。”
      “行!”
      裴安歌没有异议的一口应下,当即站起身来,施了一礼,从旁走出大帐,余下众人还要商讨如何对付西凉大军。
      那日晋王特意找了他去跑马,他就知道事有蹊跷,一直没有松懈过。西凉的战事来势凶猛,又如此突然,他不能不多想。可他唯一想不透的是,晋王若是推动着这一切,又如何会让自己落得如此险境?
      裴安歌仰起头,看着湛蓝的天空,自胸臆间吐出一口气息。
      京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悬着呢。果然,自己选择走上战场是对的,若是留在京城里做个安分的文官,如今也不知道被搅和到哪里去了,京城里的那些个手握重权的,都是人精啊,老一辈退下来的世家大族,还有如今仍在官场上奋力厮杀的那几位,啧,想想都觉得伤脑筋。
      裴安歌回了自己的帐子,吩咐自己的身边的小兵传令下去,要一万兵马整顿好,今日连夜出发,赶往京城。
      简单的行囊收拾好后,裴安歌有些休息的时间,蓦然想到住在城里的那位终日蒙着面纱的女子。景王见过那女子后,便派了几名自己的亲兵前去护卫,他也是那时才得知那女子与晋王以及宋二爷交情不浅。那般模样,只说是被火烧伤了脸,怕吓着人,故蒙着面纱,他也未曾见过那女子真容。在京时,晋王就没让他知道这么个人,如今这浅淡的关系,人家姑娘家如何肯揭开面纱让他瞧上一眼?
      转念一想,裴安歌便走出帐外,带着身边的两名亲兵离开了驻扎地,准备入城。
      到了柳青居住的宅子,裴安歌也不客气,直接走了进去,也不要人通传一声,就见柳青蒙着面纱,在光线明亮之处静静的作画。
      “柳姑娘真是好兴致。”
      “裴将军。”
      柳青抬首见了来人,便微笑问候,放下手中染着彩色的笔。在大兴,画师多半画的是黑白的水墨,若是要用彩色,那可要有些身份才行,例如宫中的那些或者某位权贵,这还是宋承烨见她画工渐长,如今时常作画,才带给她的。不过,如今民间似有传言说有人能够大批量的制出彩墨,这些日子彩墨价格便有些下降,普通商户也能用得上了。
      桃红机灵的奉上茶点,退至柳青身后,充当无声的背景。
      两人对坐片刻,柳青才悠然开口。
      “裴将军如何会来?”
      眼下正与西凉打仗,就连景王都没空来她这儿坐一会儿,这位裴将军倒是来了几次,如今也算是熟门熟路,门房见了也直接放行。
      “今夜便要带兵回京城,午后有些空闲,便想着过来坐一坐,也好饮上几杯好茶,顺道,也算道个别吧。”
      裴安歌直勾勾的盯着柳青看。
      柳青眼底掠过一抹不明的阴影,羽睫轻垂。
      “将军可要保重了,不若今儿便用了晚膳再走吧,就当是柳青为将军践行。”
      裴安歌收回视线,大笑一声。“那我便却之不恭了。如今这乱世,恐怕少有人如你这般清闲自在。”
      “将军说笑了。”
      裴安歌用了晚膳便走了,临走柳青送了他一只装着平安符的锦囊,只说是祝他此行平安顺利。
      柳青一入西南便请求见景王,景王与她密谈过后,便派了亲兵过来保护她。可见,这个女子没有她看起来的无害而温驯,想必她的身上也藏着许多秘密吧。
      回到营帐,裴安歌便拆了那只锦囊,里边确实有一张平安符,却同时还有一张小纸条,上书:另有其人,当心。
      短短六字,裴安歌却是笑了,觉着不枉此行。果真非世俗女子,也是,若是世俗女子,如何能够得到景王的庇护,过着舒心的日子。晋王中毒后不久,这人便被悄然送到了此处,内情定然不简单,不能说全部都知道吧,可总比他知道的多。
      夜里,裴安歌带着一万兵马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营地,赶赴京城。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6章 清君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