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番外之一 ...

  •   隆裕十年,皇帝重用司马宪誉行皇城赋税改,司马氏次女入宫晋封司昭仪,一朝得宠。

      司昭仪谨记入宫前家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教诲,现下承专宠多日,家父又是官运亨通,不觉便有些骄矜傲慢。如今人坐在凤仪宫下首,却是打扮鲜艳,一身鸢萝松红衣,裙角缀着红霞珠玉。周遭目光流连不绝,她亦不作半分四下打望,只微微抬首。

      等了片刻,才见门外一抹绿意款款而来,正是碧妃。

      厅中众女忙起身福身一拜,碧妃抬手叫起:“妹妹们不必多礼。”

      司昭仪坐定,却不由得望了一眼坐在最前的碧妃,只见她眉目清丽,端坐于前。

      如今碧妃算是除皇后之外,后宫之中品级最高之人,素爱碧色,因而赐名碧妃。

      今天是司昭仪进宫多日以来第一次见到她,自是心中好奇,人便痴痴望了一会儿,想着,自己究竟何时才能有此地位。

      许是感受到她的目光,碧妃转过头朝她的方向望了一眼,面上却是倏地一愣,猛然站起身来,全不复方才端庄仪态,一手指着她似在微微发颤,大惊道:“怎么是你?”

      司昭仪不知自己究竟何处行差出错,只得“噗通”一声跪到地上,不敢说话。

      周遭忽然静得仿若可听窗外竹林风响,其余嫔妃见此一幕,有的幸灾乐祸,有的茫然无措。

      司昭仪再不敢张望,只能低头,却见眼前出现一双绣面鸳鸯锦缎鞋,隔了半晌,才听头顶传来碧妃的声音:“起罢。”

      司昭仪才敢抬起头来,坐回座位。

      碧妃复又回座,神色已是如常,仿佛刚才一幕从未发生。

      司昭仪心中惊惧,再不多看,忽听耳边一声鼓响,便有拉长的声音喊道:“皇后娘娘到。”

      司昭仪却是正襟危坐,这苏皇后,她刚进宫之日便是见过的。

      那日,她新得册封,连皇帝都还未见,便先去拜谒皇后,恭敬地跪在殿下,却久久没听见叫起。

      许久,才听皇后问道:“司昭仪今年多大?”

      司昭仪便答道:“正当双十年华。”

      却听皇后答道:“正是好年纪,抬起头来本宫细看看。”

      她依言抬头,却见皇后姣好面容恍惚一笑,道:“的确好皮相,笑起来只怕更好。”

      司昭仪心中犹在回忆,却见皇后一身明黄朝服,人已进得厅来,忙随众人起身行礼。

      皇后叫起后,便坐到殿上。司昭仪觉得这苏皇后面目虽是柔美,却甚有威严,听闻从前皇后随皇帝邺城一战,果是不假。

      皇后启唇道:“今日中秋晚宴于永华厅设宴,各宫须得提前到宴,外臣也会赴宴,诸位切记谨守规矩。”

      众人齐齐答了一声“是”。

      皇后停了片刻,却转了话锋道:“今日你们来,恰好也可认识前些时日新封的昭仪。”说着,目光转向司昭仪道:“司昭仪,恰此时机,你便认识后宫众姐妹。”

      司昭仪闻言起身,立在厅中,朝皇后盈盈一拜。

      耳畔便有人赞道:“这个昭仪妹妹果然生得水灵。”

      又有人附和道:“果是明眸皓齿。”

      这些话,司昭仪并不陌生,得宠几日,她的梧桐院便天天有得是人来,却个个各怀心思,阿谀奉承。

      眼下,司昭仪却谦道:“姐姐们谬赞了,折煞妹妹。”

      却听皇后问道:“绿意,你方才可是失态了?”

      司昭仪知晓绿意乃是碧妃的闺名,方才皇后人不在,却也知道了究竟发生何事,心中不觉一惊。

      只听碧妃淡淡道:“臣妾一时想起故人,却是失态了,还望皇后责罚。”说着,也是起身一拜。

      皇后摆了摆手,答道:“这不怨你,本宫初见司昭仪之时,亦觉得有八分相似。”

      碧妃点头称是,却道:“面貌却有八分相似,可如今绿意越看便越觉又仿佛不像了。”

      司昭仪人在殿上,听得心惊胆颤,莫非自己长得像宫中哪位故人?

      抬眼却瞥见,宫中许多比她年长的旧人也是面露讶异,莫非不是?

      请安后半段,司昭仪虽已回座坐下,脑中却是思绪万千,她究竟像谁?

      司昭仪一念至此便不禁想起皇帝初见她之日,亦先是怔怔地看了她半晌,却忽然满面怒容,掉头而走,吓得她双膝一软,跌在地上,满心悲戚,原以为自己尚未承宠却已失宠。

      谁曾想,第二日复又见到皇上,自此专宠多日。

      司昭仪愈想愈觉蹊跷,心中却渐渐又生出些许欣喜,如若她能依仗自己相貌,平步青云,岂不尚好。

      中秋夜,皓月圆满当空,月华倾泻一地,在永华厅前拖出长长的银色光廊。

      司昭仪被丫鬟搀着,行走在这光廊之上,踏进殿去,盈盈落座。

      隔着珠帘,她往外厅看了一眼,见到父亲的身影,心中微定,又赶忙转回视线。

      外面鼓响三声,皇帝与皇后缓缓步进殿来。

      众人齐跪。

      只听皇帝清朗声音传来:“众平身,今日中秋同乐,望众尽兴而归。”

      众人谢恩。

      司昭仪坐定,遥遥望了一眼上座的皇帝。

      未进宫前,她便听闻皇帝气宇不凡,乃是天命所归,皇城凡是适龄高门贵女皆期盼可一朝选入宫,侍奉左右。

      之前,司昭仪觉得不过是奉承之言。

      如今,进得宫来,她才知道所言非虚。

      司昭仪心中甚慰,自己竟可觅得如此如意郎君。又抬眼看了一眼旁侧皇后,她便暗暗心想,那一身明黄若是穿在自己身上,该是何等风光。

      席间觥筹交错,司昭仪素来有心维持体态,不愿多沾油腻荤腥,吃得极少,见已有妃嫔告退离去,她便向身旁丫鬟使了眼色,人也往皇后处走去。

      皇后见司昭仪走来,放下竹箸看她。一旁的皇帝尚举着杯盏,却也转过头看她,眼中一抹疏朗笑意。

      司昭仪一拜道:“皇上,皇后娘娘,臣妾用膳已毕,可否先行回梧桐院?”

      苏怡雪听罢,心中惊讶,先前离去的妃嫔不过是心知今夜没有机会侍寝才先欲离去,而这司昭仪却正得盛宠。却又转念一想,今日中秋佳节,按照旧俗,皇帝是要陪自己的,心中一松,冲司昭仪点了点头。

      却听身旁皇帝忽然道:“那你先回吧,我呆会儿去找你。”

      司昭仪心中大喜,福身告退。

      苏怡雪却听得心下大骇,方才他竟然称“我”,转头却看皇帝举起酒杯仰头而尽,怔怔看了半晌,才缓缓开口道:“皇上,饮鸩止渴乃是下策。”

      皇帝听罢不答,却是大笑一声。

      其余妃嫔坐得较远,不知究竟发生何事,只当皇后又讨得皇帝欢心,皆在心中暗暗惆怅,上有皇后,再有碧妃,如今又有司昭仪,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却不知此刻的苏怡雪满心满肺的苦涩难当。

      宴毕之时,只能默默看着皇帝离开,他素来克制,今日却是豪饮,眼下脚步竟也有些微微虚浮。

      苏怡雪起身要拦,却被不知何时来到身后的绿意抓住了一只锦绣。

      “由得他这一回,好吗?姐姐。”她听绿意在她身后幽幽哀求。

      苏怡雪倏地仿佛全身脱力,跌坐回椅子,头上珠钗晃得叮当一声脆响。

      是时各宫妃嫔业已散尽,绿意却忽见苏怡雪柳肩轻颤,才慌忙踱步到她身前,见她眼中泪水簌簌落下,心中大震,却听见她喃喃自语问道:“那谁又来由得我一回?”

      皇帝不待通报,遣散众随从,轻轻推开梧桐院的大门,独自迈步而入。

      月夜微醺,郎朗轻风拂面,卷着桂花树若有若无芳香馥郁。

      他便恍然想起昔年教她树下练剑,人也不觉呆立一步,停在原处,抬眼望见一棵绿树笼罩掩映,心中旧事怦然而出,一发不可收拾,他索性将头上冕冠摘下,随意丢弃一旁,冠上白玉旒珠落地随处滚去,他却恍然不觉只顾拔出腰间佩剑。

      手中开始动作,嘴里随之一字一句念道:“念去去,参商永离,不如,不如归去。”

      招式毕,又念一遍:“念去去,参商永离,不如,不如归去。”

      式复毕,再念一遍:“念去去,参商永离,不如,不如归去。”

      再记不得那一招半式究竟舞了多少遍,直到他大汗淋漓,手中滑腻,再握不住。

      终于收剑而立,却见檐下廊前恍恍立着他梦里的身影,眉目依稀如旧。

      一时之间,他不敢动亦不敢语,生怕无端惊扰一场美梦。

      见那人影似要开口说话,他连忙一步跃前,单手捂住她的嘴唇,轻声道:“今夜你不出声,出声便不美了,且听我说。”

      司昭仪听罢心中一惊。方才见皇帝树下舞剑,已觉奇妙,此刻却听他言语癫狂,脸上却是柔情诺诺,不觉心中又是喜不自禁,点了点头,不出声响。

      只见面前皇帝满足地笑了笑,眼中尽是缱绻之意。

      司昭仪觉得再年轻些的皇帝眼中便是此情深意切,想他曾经年少壮志,鲜衣怒马,树下舞剑,该是何等风采。

      想着,人便笑了起来,却见皇帝竟也跟着笑了起来,说道:“你还是笑起来最是好看,我从前一直未曾对你说,是怕你一听小人得志,但是你一笑起来,眉眼便若天边一弯玄月。”

      司昭仪听得双颊一红,却不知小人得志之意。

      却见皇帝忽然抓了她一只手拉着她急急往梧桐院外走,嘴里说道:“我带你去看个稀罕玩意儿,你必是喜欢,从前你就最爱什么雕花笼,琥珀腊。这件东西乃是西域进贡而来,当真稀罕。”

      司昭仪从未听说过什么雕花笼,琥珀腊,只被他急急拉着走。

      走了一会儿,两人穿过重重院落,竟然来到皇帝书房后的一处僻静楼阁前。

      借着疏朗月光,司昭仪才看清牌匾上只刻了一个“啸”字。

      却见皇帝回头对她一笑道:“这名字是我后来改的,你那什么‘怒海听涛’,想想就晦气。”

      直到这一刻,司昭仪终于明白,此刻在皇帝眼中的全然不是什么司昭仪,不过是她这张八分相似的相貌。

      当下便决定将计就计,扮作笑颜,讨他欢喜。

      果见他眼中升起融融暖意。

      阁楼门被吱呀一声推开,屋中暖香袭来,想来平日里皆是被人精心料理着。

      司昭仪抬眼一望,却见屋内布置极为简单,一桌两椅,一张南木床,窗前一方书桌。

      桌上用红木架立着个莹莹发亮的圆珠,在暗中散发幽幽绿光,照得半室清明,让司昭仪不禁睁大了眼睛。

      皇帝见状,挑眉笑道:“我确实说得不差罢,这稀罕物件名为‘夜明珠’,能在暗处自行发光,自我得了那日,多少人讨赏我都没给,便一直放在你桌上。”说到这里,他却生生停住了,转眼定定地看着她的脸,半晌才哑声说道:“等你终有一日来看。”

      司昭仪忽觉内心恍然一惊,却仍旧假扮笑颜。

      皇帝亦是面上含笑,却徐徐说道:“这十年,你过得该是尚好吧,该是行到了许多地方,见到了许多风景,其中多得是新奇稀罕的人或物……如今我这一颗破珠子怕是已经入不了你眼了罢……”他说话声音愈来愈低,似自言自语,也不再看她。

      司昭仪怔怔地看着,不敢出声。

      却见皇帝兀自说着,却猛然抓过珠子,朝窗外用力掷去,“砰”一声巨响,击破窗棂而出,撞上一块石头,夜明珠顿时摔个粉碎,中间点点绿影飞出,渐渐消散于空际。

      她吓得倏然跪地,嘴里不禁叫道:“皇上息怒。”

      皇帝闻言面上惊愕一闪而过,倏而全身仿若一震,恍然清明起来。

      神色却是无喜无忧地看着地上跪着的司昭仪。

      他恢复了往日的神态,冷冷问道:“此际有何话要说?”

      司昭仪心中大骇,却答道:“皇上说,最喜我笑,我便笑。皇上说,最喜我穿鸢萝松红衣,我便穿鸢萝松红衣。皇上说,最喜我梳长辫,我便梳长辫。”

      皇帝闻言大笑,郎朗笑声久久不绝。

      司昭仪心下略松,抬头一望却是大惊,皇帝眼中却分明是滚滚热泪。

      耳畔忽听他大声呵斥道:“你滚,给朕滚出去!”

      吓得司昭仪肝胆俱裂,立马起身,从那楼阁逃了出来。

      第二日,皇后斥责司昭仪惹恼圣颜,禁足三月。

      三月之间,司昭仪骤染恶疾,药石无救,香消玉殒。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1章 番外之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