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走得半盏茶功夫,渐闻得铮铮的钟磬之声灌入耳中。

      凝神细听,又有击金鼓镗,鸣玉琅琅。

      再往内走,只见香雾缭绕,经幡幢幢。

      分明是皇宫深阙,但是进了永寿宫,特别是越发靠近主殿这边,譬如换了一副天地。

      不知情的人,定然会误以为自己无意间闯进了谁家的水陆道场,禁不住端肃神色,脸现哀戚。想着主人家有白事,待会儿务得去上几炷香,聊表慰问之意……却不过只是嘉靖帝于宫中建斋设蘸,因事祷告神灵罢了。

      斋醮,源自道教。

      道教派别多,如果按地域分,就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华山派、武当派等等。派别不同,斋醮的仪式就会有所不同,但大致可分三类:黄箓、金箓和玉箓,各有作用。如黄箓斋,专用于超度亡灵,所谓“下拔地狱九幽之苦”;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帝王”,还含延寿受生之内容……嘉靖所设即为金箓斋。

      但是皇帝的规格档次当然不同一般,称“金箓大斋”。

      去岁冬无雪,必定对来年庄稼收成影响甚大,嘉靖着天师张彦頨负责建醮坛于皇宫。此后凡遇事,皇上就喜欢举醮向神仙上章奏表,譬如祈雨祈雪、祛病除厄、天现异象、夜梦诡事……因此耗费国库金银无数。

      斋蘸时,十分讲究。

      斋,就是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保证身心的洁净。

      蘸,先要设坛。

      坛分三层,点若干灯,供奉罗天诸神一千二百醮位,摆满茶汤、果酒等祭品。

      祭神仪式开始,先由知钟、知磬两位法师在前引路,然后是高功大法师、都讲法师和监斋法师紧随其后,其余人等列队跟随。

      尔后鸣鼓、迎驾、奏乐、诵经、步罡踏斗、焚香上青词……高功法师口诵各路神仙名号,这些仪式按部就班一一走完。其间还有侍经法师、侍灯法师若干,不停地巡视道场内灯烛,不能有熄灭之情形……排场铺张,场面蔚为壮观。

      月前,宫中出现了黑眚。

      那妖物暮夜而出,行踪捉摸不定。巡逻侍卫即使撞上,那东西刀枪不入,砍上去如砍进一团黑气,根本收拾不得,已闹得宫中人心惶惶。

      为此,皇上斋坛设醮以驱邪崇。

      可原定的七天时限已满,丝毫不见效果。

      近日有传言黑眚时常离开皇宫窜入民间去掠食小儿,陆炳立刻带着人去明察暗访,最后查出其实乃是歹人借机偷拐幼儿,已经将其投入诏狱严刑拷打。但京中已有流言,讲皇上灭佛宠道,这是上天的警示。

      特别是去岁五月,皇上为给皇太后建造慈宁宫,下诏拆掉宫中的前朝佛殿。当时朝中大臣大都反对,连内阁首辅也提出了异议,可皇上一意孤行。为此推倒毁掉金银佛像一百多座,烧毁砸烂佛牙佛骨上万余斤!

      结果寺庙毁了没多久,先是去岁冬天不下雪,今年开春后又不下雨,百姓庄稼生长大受影响,再接着宫中就出现了黑眚。

      诸事不顺。

      本来,历朝历代时有黑眚祸乱宫廷,骚扰民间,非本朝才有。但因黑眚是一种出自皇宫的妖物,它的出现向来被视为是皇室的不详之兆。而嘉靖朝前头十五年未出现过这种东西,现在出现了,偏巧就在皇上下令遍毁宫中佛殿佛像之后……

      想说一切只是巧合,但连朝臣们都讳莫如深,何况愚钝的百姓?

      危言耸听,人心思变,十分不利皇上。

      斋醮以天为计,有一、三、七、四十九天不等。为安民心,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延长斋醮时间,搞个七七四十九日……陆炳暗想。

      为设醮驱邪一事,宫中上百道士日夜走动。趁着人多混乱,于奸人而言实在是大好的可乘之机。若是斋醮时间延长,就需得多调派锦衣卫入宫加强巡逻和戒备,恐怕,还得有好一阵子忙活了。

      陆炳脑中思绪芜杂,又默默盘算了一下锦衣卫的事务安排,在太监陈洪的引领下,一路过道场,穿醮坛,踏丹墀,不觉就到了永寿宫正殿外。

      “到了,陆大人您自请。”

      “多谢陈公公。”

      “您客气了,这是小人分内之事。”陈洪躬身退下。

      没有皇上的吩咐,你擅自出来迎接我,如何称分内了?

      皇上不喜这些阉人趋权附势,私下主动与外臣亲近,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陆炳也很不喜,但面上并未显露分毫。

      瞧着陈洪深蓝的衣角在游廊尽头处一拐弯儿不见了,陆炳冷冷哼了声,这才转过身来,踱步走到正殿门口,一撩衣袍抬腿就要跨槛入内。

      忽的见一股浓烈呛鼻的青烟扑面而来,熏得他双眼都睁不开。

      退后半步稍稍适应了些,努力睁眼看仔细,原来是内里转出个黄袍道士握着把点燃的香正往他身上撩。

      是皇上宠幸的道士邵元节座前徒孙---彭云翼。

      “你这是做什么?”陆炳微蹙眉头。

      “大人,熏一熏,驱邪除秽。”

      “……”

      知道皇上在此修道,陆炳每回来之前都必定焚香、沐浴、更衣,何来污秽?

      听到这句话,感觉有被冒犯到。

      况他又不是第一次来此见驾,故作不知他是谁么?

      但,罢了。

      这些道士成日装神弄鬼迷惑世人,奈何皇上深信不疑,还十分宠幸。这彭云翼,就是仗着自己师公得宠,眼睛长在头顶上,一向待宫人和朝臣轻慢。

      陆炳不便发怒,只能配合其行事。

      等到对方将自己熏得热气蒸腾,面皮发红,终于转身而去。陆炳以为完事,正要再度跨过那道门槛,却又有只手挡在了他面前:“大人,且慢!”

      陆炳眼底一凛,收回右脚。

      这回是个面生的老道。

      看上去已有些年纪,鹤发童颜,长须飘飘,倒是有些那么点仙风道骨模样。

      那道士端着一个不知盛了什么东西的汤碗往前递着,腆脸笑道:“贫道陶仲文,道号秉一真人。大人,喝了这碗符水,便可入内见驾了。”

      陆炳放眼看去,伸到自己面前的那只白瓷碗,碗的边沿依稀可见污迹,内里所盛清水水面上则静静地飘浮着一撮不知名的黑灰,看上去腌腌臜臜,实难下口。

      他不禁皱眉。

      清冷的目光微抬,越过眼前的老道看向内里。

      玄殿金碧辉煌,入眼即见正前方自梁上垂挂下来的明黄色的巨幅幢幡,无风而微微晃动。经幡后面便是木雕神龛,内供着高大的三清塑像,约莫三丈高,皆作结痂趺坐姿态,张眼笑眯眯地看着下方。再往前是香案,案上摆满了果品,燃着香烛,青烟缭绕。

      案前,嘉靖着广袖道袍面向三清趺坐于蒲团上,双手也结定印垂于腹前。闭目,口中正念念有词。

      皇上崇信道教,每日晨昏,他都要亲自诵颂经文真诰。近日设醮驱祟,他更是亲自主持仪式,现下祷告神仙,自然更加虔诚。

      见皇上专心致志,陆炳想挥手叫那陶仲文将碗端开。

      皇上信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他可不信,更不可能随便喝臭道士们弄的这什么符水。

      却余光瞟到嘉靖右手边同样趺坐在蒲团上的当朝权臣---内阁首辅严嵩,他正对自己暗自连使眼色。

      陆炳懂他的意思---赶紧喝了,以免搅扰了皇上祷告神明。

      因嘉靖长期在此处修玄渴求长生,很少上朝理事,内阁几位大臣便不得不时常往这里跑动以便征询上意,其中属首辅严嵩跑得最勤。渐渐的,严嵩开始陪着皇上修玄,不仅一起炼制长生不死药,各种丹丸更是抢着试吃。

      见严嵩在此,还对自己不断示意,陆炳暗自恼火。

      已被他瞧见,要是不喝这符水,严嵩告诉皇上去,这不是叫两人对待皇上修玄一事的态度高下立现吗?会令皇上怎么想?

      陆炳无奈。

      于是冲严嵩微一颔首,收回目光将碗接了过来,眼一闭,敛去目中冷冽,硬着头皮将那碗东西仰头倒入口中。

      顿觉满嘴是灰,符水下腹后还有残留黏在喉咙处,发痒,欲咳。

      强忍不适,又吞了口唾沫一起咽下去,然后将空碗递还给那陶仲文。

      陶仲文接过碗,含笑道:“刚才多有得罪,万望见谅。”

      这才侧身,请他进来。

      陆炳面上不显,暗暗道,倘或身体有异,陶仲文,本官定会要了你这故弄玄虚的老道狗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 15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