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搴舟中流 ...

  •   从凡人的战争到仙魔的对决,这个故事有点长,就让我们从中原大地上的燕赵两国之争开始吧:

      二十年前,北方强悍的燕国灭了中原的赵国。
      赵国太子赵剑在国破家灭之后,逃进罗浮山,他在罗浮山重建赵国宗庙——长生殿,来供奉赵国的历代国君。
      为了复国,赵剑又娶妻罗浮山最大的武林门派,笑语宫的宫主慕容氏,生下了赵氏皇室唯一的传人——小公主赵玉龙。
      终究螳臂难以挡车,面对赵国破碎的江山,赵剑积郁成疾,终年弱病缠身,他在赵玉龙三岁的时候便殁了。

      赵剑临终之时,他哀伤地看着自己唯一的孩子,咳口老血,赵玉龙虽然聪慧过人、超凡脱俗,但可惜是个女孩子!
      没能为赵氏皇族延续香火血脉,赵剑自感愧对赵氏的列祖列宗。
      “龙儿,从此你要做赵氏男儿,光复我赵氏江山。”赵剑临终遗言。

      从此,慕容夫人便把小公主赵玉龙女扮男装,当做男孩子来养。
      聪慧的赵玉龙也没负了赵剑的期望,小小年纪便已经是经天纬地,能文能武,更擅长排兵布阵、奇门遁甲。
      而且赵玉龙天赋异秉,能与鸟言兽语,被世人惊为鬼才。

      杂七杂八的所学之中,赵玉龙自己最爱好的是医术,她的母亲慕容夫人便是有名的药师,她尽得母亲的真传。
      后来赵玉龙又拜了摩崖教的轩辕夫人为师,学习毒术。
      赵玉龙把毒术与医术巧妙地结合,用来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她十六岁就已经被称为当世神医,人们送她赵先生的雅号。
      只是赵玉龙这个神医就像传说,因为她四处游历、行踪飘忽不定,病人都是可遇不可求。

      赵玉龙虽然喜欢行医,但她知道父亲临终对她的期许是什么。
      所以,赵玉龙十七岁时,她答应赵国的上将军司徒静的盛情相邀,加入了司徒静反抗燕国的吴军。

      赵国灭亡后,二十年间,赵国的忠勇之士从未断过对燕国统治者的反抗,各方英雄崛起。
      在众多的义军之中,当属赵国的上将军司徒静与利州王彭宠最为强大。
      在燕国入主中原之后,司徒静一直率领残部在吴郡一带顽抗燕国,从未屈服。
      如今,司徒静的吴军受到赵国皇室的认可,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投奔,唯司徒静马首是瞻。

      赵玉龙一到吴军,便与燕国军队打了一场硬仗。
      谁都知道,燕国军队征服中原大地,凭得是金戈铁马、骁勇善战的骑兵。
      但是这次,燕国的第一骑兵劲旅,骠骑将军闻子君的骑兵却遭到了重创。

      两军对垒,面对奔腾呼啸而来的万千铁骑,赵玉龙从容不迫,她取出一支翡翠雕琢的玉笛横唇吹奏。
      赵玉龙吹出一种奇怪的曲调,燕军的马匹立刻不受主人的支配,径自四散奔逃、甚至互相践踏,使得整个骑兵军队乱成一锅粥。
      赵玉龙一战成名,令天下人奉为神明,吴军士气大振。

      燕军大败,震惊天下,引起了燕国皇室的惊慌。
      燕军的军营,骠骑将军闻子君的军帐之中,闻子君正和二皇子易王萧崇光喝酒发牢骚。
      闻子君刚满二十岁,他少年得志、所向披靡,正是意气风发,却没想到这次输得这么难看。
      此次大败,是他的骑兵自从组建,第一次吃的败仗。

      “那个赵玉龙分明就是个妖魔!哪有世人懂什么鸟言兽语的?”闻子君一张娃娃脸郁闷无比,他的样子很滑稽,白净面皮、斯斯文文的,根本不像个带兵打仗的武夫。
      “赵玉龙懂飞禽走兽的语言,我在江湖也是听说过,没想到竟会有如此神奇,可以令成千上万的马匹听他指挥。此人将来一定是我燕国的大敌,不可小觑。”萧崇光锐利的眸光微敛,凝重说道。

      作为皇子,萧崇光有他自己的忧心,他燕国看着外表光鲜,但是朝中积弊太多,现在就像个病入膏肓的病人。
      本来赵国的民间组织、残兵游勇反抗不断,已经使得燕国在赵国的统治千疮百孔,如今再遇到像赵玉龙这样的强敌,只怕是让人摧枯拉朽之势。
      反而朝中的燕国贵族们,只知道内斗、争权夺势,或是奢靡风化,浑浑噩噩无所作为,置燕国江山根基于不顾,这是令萧崇光最愤慨与无奈的。

      “二哥,你回来吧,现在朝中的局势太微妙,大皇子一直都在扩充势力,排挤异己。你若是听之任之,只怕将来便无立足之地。”闻子君凑近萧崇光低声耳语。
      闻子君一想到大皇子上蹿下跳地在朝中拉拢势力,就比他今天吃了败仗还让他窝心,偏偏萧崇光又对此无动于衷。

      燕皇萧天佐有三个儿子,大皇子羽王萧崇华,二皇子易王萧崇光,三皇子洛王萧崇杰。
      大皇子萧崇华虽是燕皇长子,但是身份卑微,是皇妃信氏所出,而二皇子萧崇光、三皇子萧崇杰却是皇后李氏亲出。

      其实,燕皇钟爱皇妃信氏,当然有意将太子之位许给萧崇华。
      然而,皇后李氏有强大的家族后盾,李氏一门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燕皇也不得不权衡。
      燕皇便在立储的问题上优柔寡断,不知该立长还是立嫡,而朝中大臣们意见也是不一,抱哪个皇子大腿的都有。
      所以,燕国皇储之位一直空着。

      皇储之位空悬,当然就会成为皇子们争夺的焦点。
      大皇子萧崇华一直致力于培植自己的势力,而且,他的做法也得到了燕皇的默许与支持,已经是众望所归的皇位继承人。
      二皇子萧崇光却一直放逐于江湖,他虽然对皇储之位同样存在着野心,但他更对自己国家的未来担忧。
      燕国取得天下不易,而赵国虽然灭亡,但赵国人从未停止过反抗,这样的反抗不停止,燕国在中原的统治就岌岌可危。

      萧崇光要从根本上解决燕国现在所面临的危机,他就不得不控制中原武林,他明白,中原武林各门各派的江湖势力,才是那些义军源源不断的基础力量。
      萧崇光为了在江湖中行走方便,他在早年间就以洛阳商贾周世麟的孙子,周文龙的假身份,加入了武林第一大门派——神剑门,拜在神剑门门主神机老人门下为徒。
      同时,萧崇光又组建了一个神秘的江湖组织——圣殿,圣殿属下有五色魅灵供其驱使,他们用尽各种方法拉拢江湖中人,或控制一些大的门派为朝廷所用。
      总之,萧崇光要从根源上断绝民间反抗燕国的力量。

      萧崇光与闻子君相谈正欢之际,萧崇光的暗卫火桐,也是圣殿的赤火魅灵,他给萧崇光带来吴军中的奸细传回来的密报。
      密报上说,蜀地有名的铸剑师武兴已经答应司徒静,要投奔吴军,为吴军打造兵器。

      萧崇光看过密报,皱起眉头,武兴是天下第一的铸剑师,有欧冶子在世之称。
      赵国灭亡,武兴不愿为燕国效力,便委名封炉,从此不再打造任何兵器。
      而如今,赵国皇室后人走出罗浮山,要问鼎天下,那些曾经避世隐居的能人高士自是纷纷响应,重出江湖。

      绝不能让武兴走出武家村!萧崇光漆黑的剑眉挑起,绯色薄唇抿成一条严峻的直线。

      ******

      宽阔静谧的汉水缓缓流淌,两侧青山碧翠,阴测测的山风微凉。
      一支清越的笛曲,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乘风踏浪而来,轻悠悠地飘荡在世间。
      女扮男装的赵玉龙衣袂飘飘傲立船头,她吹奏着一支玉笛,顺流而下。
      江山如画!赵玉龙凭吊着大好河山,她誓要把燕人赶出中原去,还她赵氏江山本来面目。

      赵玉龙是去武家村接应武兴的。
      因为武兴特殊的身份,他虽然封炉不再铸造兵器,但是一直受到燕国的严密监视与软禁。
      武兴要想通过燕国控制的层层关卡到达吴军,也是困难重重,所以,赵玉龙要亲自去接应武兴才能放心。

      另一边,萧崇光单人独骑赶往川蜀。
      他是要去阻止武兴投奔吴军,如果武兴不能为燕国所用,那也不能让武兴为吴军所用,必要时他就只好杀了武兴。

      正午阳光,萧崇光面前一片缓缓流波的汉水,他在汉水边无奈地张望。
      萧崇光因为心急赶路,他走的是偏僻小路,所以眼前汉水拦路,附近没有渡口。
      萧崇光望着苍茫的水面喟叹一声,正准备上马沿岸去寻找渡口船只,此刻,他突然听到了远远传来的袅袅笛音。
      既有笛音,便是有人!萧崇光满怀希望循着笛音望去,宽阔的河面上远远出现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近,原来是一只乌篷船。

      萧崇光大喜,待乌篷船越来越近,他看到船在河心,一人立在船头,似要顺流而下的样子,便急切喊道:“船家!船家!”
      萧崇光的声音由内力传出去,相信船家一定能够听到。
      赵玉龙蓦然停了吹奏,那个呼喊声竟然穿透了她的笛音,清清楚楚地传送到她的耳边。
      此人内力深厚!赵玉龙秀眉一挑,不由来了兴趣,她命船家住了船,手搭凉棚看向萧崇光所在的岸边。

      “船家,请行个方便,渡我过河,定有重金酬谢!”萧崇光看到船停下,便又继续说道。
      这份内力已经可以在江湖中占有一席之地了,赵玉龙微笑颔首,她很有兴趣会一会此人,她便命船家把船向岸边靠过去。
      萧崇光看到船靠过来,本来还很兴奋,但船却在离岸边十几丈外停住。
      “兄台,要想过河,请凭本事上船。”赵玉龙在船头朗声喊话。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搴舟中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