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匈奴犯境 ...

  •   且说安小艺归于洛阳,一别数月,司徒姐妹自是与她相亲相爱,言及刘乙馨与米娜之事,司徒凌亦宠溺她言,“小艺认定的亲事,便是吾家认定的亲事,此几女只要真心待小艺,便都是自家亲人,姐姐吾又何尝不愿与她们永结盟好,共扶汉室呢。”
      司徒莫亦言,“安姐姐既是小莫妻主大人,小莫自然唯安姐姐之命是从。”
      说得安小艺羞赧惭愧,是夜,与姐妹二人同床相拥,亲密无间,深夜才眠。
      翌日朝堂之上,司徒凌代安小艺将雍凉,西川之事奏明天子,献帝刘荀按她所言,依次封赏了刘乙馨米娜等诸侯,然而群臣复提起欧阳雨生僭越称王之事,又有军情报言江淮诸郡近日来征募兵甲,修造战船,于边境集结了数十万军马,似有吞并荆襄,进取中原之心。
      太常卿李曼筠奏言,“欧阳雨生素怀异心,若攻下荆州,早晚必反叛称帝,若不起兵征讨剿灭,恐天下诸侯纷纷效法,则社稷有倾覆之险。”
      尚书令吕思清言道,“东吴先已据有徐州,现又新纳淮南,国力强盛,我军力不及彼,恐不宜主动与之争锋。臣有一计,可令吴兵不敢轻易进犯。”
      司徒凌香唇轻抿,回望她问言,“可是分封交好冀州刘嫣,形成三足鼎立,联合抗吴?”
      “正是。”
      听闻要封刘嫣为王,献帝面颊一红,忐忑问于司徒凌,“大小姐先前将嫣姐姐赶出洛阳,她那性子反复无常...即便封她为王,又岂会轻易听命于朕呢?”
      司徒凌答言,“嫣女王虽生性放浪,然亦识务明理,欧阳雨生广结吴地,屯粮养兵,久必为祸。其势大,若我中原之军不能敌,她亦不能独挡。此正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山东会战时,她便出兵相助,击退过欧阳雨生,此番结盟,顺理成章,陛下无须多虑。”
      “唔...好,全凭大小姐裁处便是。”
      汉献帝四年十一月,天子刘荀加封冀州范阳侯刘嫣为魏王,准其议立王室,册封王妃,刘嫣辖下冀州全境,并青州北部,合国号为魏。至此,天下虽言三分,实则以荆州为界,只看大汉王朝与江南东吴谁与争锋。
      正当司徒凌着令厉兵秣马,演练水军,准备进驻荆州抵御欧阳雨生之时,边关急报,匈奴伊娅单于会合辽西鲜卑族,共起大军四十万,兵分五路,逼近山西。并州朔方,五原,云中三郡相继告急,朝堂之上群臣惊惶,献帝问于司徒凌,司徒凌请命提兵北上,抗击匈奴,誓要击溃其野心,令其不敢犯境。
      殿前太仆卿王滢奏言,“太尉北去,国中空虚,若东吴趁机攻取荆州,如之奈何啊?”
      司徒凌凝眉思量片刻,请奏言道,“北征强虏,驱逐贼寇,事关民族大义,当会召诸侯,和衷共济,勠力同心。欧阳雨生若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自会绝失中原民心。可令吕尚书携吾殿帅府军令赶赴南阳,督办边防事务,吾再发书信往西蜀刘乙馨处,请她调派水军进驻巴东,护应南郡,江陵,可保中原腹地无事。”
      刘荀糯糯问道,“大小姐远去征战,二小姐可要同去?那朝中大事,当留何人替朕分忧呢...”
      司徒凌答曰,“右中郎将叶如萱,可代臣之职,执掌殿帅府。”
      当日,献帝便降旨传诏,加封太尉司徒凌为平北大都督,总领马步军十五万,奔赴雁门关迎击匈奴大军。同时,魏王刘嫣亦通使相约,亲统麾下十万大军,取道代郡,赶往雁门关以东,一同抵御匈奴联军。
      出征之际,司徒凌曾劝安小艺留守洛阳,不过安小艺紧挽着司徒莫手臂,信誓旦旦言道,“大敌当前,兵临城下,宁得安枕逍遥,雅谈卒岁邪?”
      “安姐姐英豪气概令人钦佩,然此番不比先前,着实更为凶险,听闻那匈奴蛮寇食人饮血,残暴至极,小莫与姐姐决不愿再让安姐姐步入险境了!”司徒莫揽住她双肩,忧心忡忡地劝道。
      “既如此我便更要去了,必须确保凌姐姐与小莫也万无一失才行!”安小艺得意地挺胸叉腰,“得知匈奴犯境,我便飞燕传书于米娜公主,请她拨雍凉军马相助。今早传来回音,她已整备羌兵五万,会凉州军七万,共十二万大军兵出北地,沿河西北上,与我们一道夹击敌军!”
      “既如此,可是大增了我军胜算,小艺可当头功呢。”
      “唔...所以安姐姐就坐镇洛阳,运筹帷幄就好了吖,何必要亲临边关,远涉行伍呢。”
      “嗯,你们又不认识米娜公主和陇西羌军,万一认错敌人,自相残杀不就大事不好了嘛,有我在,不就便于统筹协调了嘛,对嘛,凌姐姐?”
      司徒莫仍欲劝阻,却见司徒凌嫣然一笑,应允下来。“小莫,那此次出征,小艺之安危皆系于汝身上,千万要小心护她周全。”
      “姐姐不说,小莫亦当如此。”
      时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多有降雪。司徒凌命姚梦为先锋,引一万轻骑,昼夜兼程先赴雁门关据守,赵文倩督运粮草,随后接应。司徒凌十数万大军取道上党郡,预计半月以内可抵雁门。远征同时,司徒凌已与刘嫣与米娜通信,刘嫣军先锋顾梧霜,已引兵五千先至上谷郡,驻守长城,而米娜十二万大军,径往朔方郡驰援,三路大军凭借河套流域与长城,可尽封敌军南下路线,为之后出关进兵,收复失地奠定基础。
      匈奴主力伊娅单于所部二十万大军,现已攻占五原,云中两郡,分屯于河套以北广阔地域,前部十一万先锋军由大将敏荷茶统领,渡河向南深入,将朔方郡四面围困,幸得朔方郡守卫姗携全城将士百姓,效死坚守,才拖住时日,以待援兵。
      匈奴附属辽西鲜卑族九万大军,由其族长拓跋莲统帅,兵进上谷郡以北五十里,逼近长城,初役被顾梧霜连斩两员大将,只得暂缓攻势,原地驻扎,形成对峙。
      司徒凌与众人商议,辽西鲜卑族久为匈奴所役,素有反心,只要主攻击退匈奴三十万大军,拓跋莲所部必不战自退。因此,司徒凌遣使修书,请刘嫣拨兵向西,至雁门助攻云中,五原两郡。刘嫣允之,令顾梧霜提兵出关,又将拓跋莲击退数十里,而后仅留后队两万余众守关,其余八万大军随顾梧霜一道赶至雁门,协同司徒凌大军作战。
      此时,米娜先锋军亦于朔方以南与敏荷茶围城部队短兵相接,天气严寒,大雪封山,双方皆不敢轻举妄动,敏荷茶所部恐腹背受敌,遂放弃围城,合兵一处,背靠黄河,屯于朔方以东。
      司徒凌闻之大喜,“背水为阵,此兵家之大忌,敌兵不日可破。”安小艺问她,“不是说‘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嘛,敌军十万大军合兵一处,要一举击溃可不会容易吧。”司徒凌笑而不答,传令安排下去,只言敏荷茶所部,已如困笼中鸟,不消数日,必全军覆没。眼下,她们只需着手于云中,五原展开的伊娅单于大军,寻觅战机,夺回失地。
      司徒凌遣人出关哨探数日,绘制四至八道地理图形本,将伊娅单于大军屯兵营寨尽皆标注。因天寒风紧,匈奴军士大多屯驻于两郡城垣之内,强占民宅屋舍避寒防风,粮草辎重则有许多滞留于城外行营。伊娅单于为了各营相互掩应,便着令将行营结连成片,沿东西方向共设营寨二十余座,马匹草料,多屯于其中。
      安小艺观图一笑,眉飞色舞地望向司徒凌,只见美人微眯眼眸,笑问道,“小艺可是思得破敌良策?”
      “嗯!”安小艺考虑了下天气要素,答言,“敌军部署,正适合‘火烧连营’,此地冬季严寒,但并非不能举火,气温虽低,但空气干燥,加之西风正紧,我们可备好引火之物,专烧她草料!”
      司徒凌媚然一笑,赞赏她曰,“故人传言,得小艺者得天下,足见此言非虚耳。”
      众人连声附和,羞得安小艺面红嗔怨,呜哇一声扑进司徒莫怀里。司徒莫拥着她轻抚安慰,浅笑着埋怨了姐姐几句,安小艺才肯抬头,坐于她怀中继续商议火攻之计。
      此计司徒凌与诸将亦有打算,为防是敌军诱敌之计,便决议趁夜偷袭,选间隔营寨,自西向东,每隔一营放火。
      是夜,姚梦亲帅其血月近卫,并司徒莫引中军三千轻骑,兵分四路,出关奔袭数十里,军士每人备茅草一把,内藏硫黄焰硝,各带火种,杀至匈奴行营,顺风举火,引燃草料围屯。少时,匈奴大营火光冲天,风紧火急,草木皆着。两郡驻军欲出城救应,却被姚梦与司徒莫引军伏击于城外,截杀数阵,匈奴乱军不敢恋战,于火海内四散溃逃,甚至不辨敌我,自相拼杀。
      此时,司徒凌亲率大军出关,并顾梧霜引军分别于东西两向,截断敌军退路,形成包围之势,伊娅单于率部于定襄死战数阵,伤亡惨重,终于在拂晓时分杀出重围,携所余不足十万人马向北逃离云中郡,奔武川而去。
      清晨,米娜所部朔方捷报亦传于司徒凌军中,原是米娜按司徒凌授计,将敏荷茶背水营寨三面围定,借寒冬滴水成冰,趁夜浇筑土城,以守势拒敌,敏荷茶天明时分发觉己军身陷绝地,背后河不能渡,只能尝试强攻突围,然而米娜军驻守土城坚不可摧,弓箭火石齐备,敏荷茶大军死伤惨重,几乎困死于南岸。战至七日,十万大军折损过半,敏荷茶自刎于江边,其副将率众投降。
      至此,不过旬月时日,司徒凌并刘嫣,米娜联军一举击退匈奴,收复北方数郡。鲜卑拓跋莲见匈奴败退,亦率众退回辽西,并遣使与汉军讲和。
      司徒凌大军乘胜追击,誓要在武川县境内,生擒伊娅单于,使匈奴再无进犯之心。司徒莫领命提兵急行追击,安小艺不顾阻拦,硬要随她左右,其军仅有轻骑两千余众,孤军深入,等待她们的,自然是苦战重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匈奴犯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