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〇三六:薛平贵与王宝钏 ...

  •   等无智知道李殊太子之位被废已经是回长安后的两天了,无智完全不敢相信,这么大的事情,他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无智冲到李殊的东冶殿时,李殊正在喝酒,看见无智来了,居然还举着酒杯对无智说道:“可要一起来一杯?”

      看到这样的李殊,无智一下子就被哽住了,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半晌,无智坐在李殊身边,问道:“不武,你最近怎么样?”

      李殊抬头,灌下一杯酒后说道:“很好啊!”

      无智欲言又止,最后也只能陪着李殊一起灌酒。等到后面,一向千杯不醉的无智都迷迷糊糊过去了。李殊放下酒杯,看着无智,无奈地叹气。这无智……也真是个傻的,一般遇到这种情况,还不是躲都来不及?就他这个小傻瓜冲到他面前来。罢了,速度加快一点,终归是舍不得这个小傻瓜伤心。李殊放下酒杯,打横想要抱起无智,然后一个踉跄。

      李殊:……话说,无智离开两年,还真的是变了许多啊!不仅是外貌,还有体重!

      李殊认真地思考了一下,他是不是应该去强化一下武艺?情报里面可是说了,无智杀得西凉士兵退避三舍,总不是被瞧不起不是?

      无智自知自己嘴拙,劝不了人,每次一来也都被李殊拐着去喝酒了。最后,也只能自暴自弃地天天过来喝酒。等李温和代战成亲并封为皇太子以后,无智看李温就越发不顺眼了。原本只是因为李殊和个人感官而对李温态度不好,现在……

      呵呵了,无智只想弄死这个负心薄情的渣男。有了姐姐还不够?王宝钏要样貌有样貌,要才情有才情,要身段有身段,要家世背景有家世背景的,还要对外发展?是不是王家身份地位再低一点,姐姐就要被模仿阴丽华自请下堂?

      在相府时,无智没少吐槽李温。往日里还会呵斥无智的王允和王林氏如今也和什么都没听见一样,偶尔王允会说:“天家之事莫要多语。”

      无智翻了个白眼就不说话了,然后转眼就在朝堂上怼李温了。

      怼的次数多了,李温也看出猫腻了,也有私底下找无智谈话。无智从头到尾都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暴力了……目前李温还打不过无智。李温回去也有让王宝钏约谈无智,说是让无智不要为了针对他而针对他,王宝钏做做样子后根本懒得理李温。后宫不干政,这可是玄宗皇帝下的旨。

      许是听了哪个王八蛋的误导,李温认为无智是因为李殊而针对他。加上地位立场的天然冲突,李温基本上往死里针对李殊了。不出一年,李殊就出宫建府了,王府的位置还有点偏,在长安坊,距离皇宫怕是要小一个时辰的时间。

      李温左拥右抱,好不快活,原本宫中就他和李殊两个皇子。本就该是距离皇帝越近越好,如今李殊被他赶出宫外,可不就是阶段性胜利?随即,李温将身边的两位美女赶出去,就开始和参谋讨论下一步计划。

      他们又哪里知道,“被赶出宫”的李殊正翻着情报,赫然就是李温和参谋团昨日夜里的对话,一字不漏,一字不差。李殊扔下情报册子,从中确定他们下一步举动是什么以后也就无需再管了。李殊琢磨着,唐肃宗的父子离心,李温的后院着火,还需要加点什么好料以回报他们的大礼呢……

      至德二十四年五月,黄河潮汛决堤,太原等地被洪水淹没,数以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一时之间,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成为常态。奏折被当地官员送进长安时,整个朝廷为之震荡。唐肃宗愤怒地喊道:“太原官员渎职,下狱问斩。”下一刻,唐肃宗双眼一闭,就昏了过去。

      太监总管大喊“陛下陛下,快请太医”,场面越发混乱嘈杂。

      太医院当值的太医已经被请了过来,休假的太医则是由羽林卫前去通知。当值太医一诊脉,就哆哆嗦嗦地退了下来。五位太医联合诊脉后,一同的结论都是中风,稍好一点的消息就是唐肃宗醒来后神智是清楚的,至于其他的……会不会口眼歪斜,会不会偏瘫行动受限……太医们都不敢保证。

      李温连喊几句废物,却还是让太医赶紧开药煎药。

      大臣们则是急得团团转,如今朝中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处理,唐肃宗这时候倒下去怎么办?这时,一个大臣突然瞟到李温,顿时扯了扯身边的人,示意一下,很快,大臣们达成共识,齐刷刷跪地说道:“请太子殿下暂为监国……”

      太子监国原本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加上内心权利欲望的催促,李温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李温看过唐肃宗后,便转头投入到黄河决堤这一事情上。只是太原官府原本就是一直在隐瞒拖延时间,直到拖不下去了,才上折子。他们原也知道自己罪无可赦,十分干脆利落地在上折子后就抹脖子自尽了。这便导致灾区的信息不能往外传达,而李温的命令也不能及时落实。

      长安城外也出现了大量流民,李温忙得焦头烂额,可却依旧没有一个比较好的的处理办法。流民日久容易哗变,这个念头一出,转眼就有人来汇报说是太原城西出现一伙山贼,经调查是流民落草为寇,如今这伙贼寇已经占据太原,高举叛乱的旗帜,正在整顿,说是三天后进攻长安。

      李温头痛不已,这时,一个参谋出主意说是让李殊前去平乱。平乱成功,那是李温知人善用。平乱失败,正好将死对头送去见阎罗王。不得不说,李温心动了……

      无智得知这消息的时候,简直气坏了,对李殊说道:“这李温果然不敢好事,藏头露尾的,危险的就让你上?他自己等着摘桃子?”

      李殊安抚了一下无智,说是有无智相陪,还怕什么流寇?

      无智想了一下,虽说如此,可还是很生气怎么办?

      三天后,李殊就带着无智和三千精兵出发了。这三千精兵还是无智在边关冲锋陷阵,努力收割人头升官后要过来的心腹。无智可是对着三千精兵下了死命令,要是李殊出了什么事情,就等他给他们紧紧皮。三千精兵内心一抖,连连点头。什么,你说保护无智?要是亙在无智身边,还不知道谁保护谁呢!

      和无智以为的直奔太原不同,李殊一路上也是关注流民的动态,还会教导流民生活技能。无智看着李殊教一行百人规模以上的流民团伙学会如何观察地势和河流走向以判断和躲避洪流,后续还教了这伙人灾后如何利用现有资源重建家园。这伙流民从一开始的敌视恶意到后面的将信将疑,到最后的拜服敬佩。

      无智张大嘴巴,问道:“不武,你这些技能是从哪里学来的?”

      李殊敲了敲无智的脑袋,说道:“书本!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转眼,李殊就继续传导灾后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如何开展。无智佩服地看着李殊周旋在流民之中,举重若轻,轻而易举地赢得周围人崇拜追随的目光。

      无智:……

      一路往太原而去,那些流民听说李殊是去太原,顿时二话不说,收拾完东西就跟着去了,说是要保护李殊,免得李殊被贼子威胁伤害。

      无智:……我们这三千精兵还在哪!

      李殊拒绝了这些流民的保护,并且示意无智和三千精兵。流民哈哈大笑,转眼就说,他们是打算回原籍地,重建故乡的,只是顺路。

      无智:……这还真的是够顺路的!

      就这样,李殊一路往太原而去,身后跟着的“顺路回家”的流民队伍也越发壮大。及至太原,已经是乌泱泱一片了。到太原后,无智原本还以为会有一场硬仗要打,结果贼寇竟然主动打开太原城门,欢迎李殊和无智一行人进入?

      无智:……他遇到的是假的贼寇吧?

      李殊进城后,对贼首说道:“一路行来,孤也发现你虽说落草为寇,可却没有做出伤及百姓的恶事,多是打劫为富不仁,哄抬米价物价的无良富商。情有可原,但是……”

      贼首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壮年人,看着体格健壮,但面相憨厚。对方的神情随着李殊的话语而变动,原本是放心的,因为李殊明事理,如同传言所说温和明辨是非,直到“但是”一出,贼首面色一紧。他终究是落草为寇,这是不争的事实。

      李殊看着贼首,说道:“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从今日起,你便加入重建家园的行列,除非太原城最后一户人家修好房屋,否则你不得休息。”

      贼首,不,是王五,王五一抱拳,神色惊喜,说道:“遵命!”这个惩罚时间会有些长,也会很累,却是比下狱问斩轻了不少。而且原本重建家园就是他们的计划,这与惩罚与否并无相干。

      无智和三千精兵猫在太原城内,看着太原城百姓轰轰烈烈地展开重建家园活动。无智舒服地伸了个懒腰,果然,还是这外面舒爽,长安给他的感觉太过憋屈了。无智觉得不能吃干饭不干活,就带着三千精兵一起投入重建行动中,以身践行军民一家亲。

      到了年底,监国太子李温就派人传来旨意,呵斥一番李殊的纵虎归山的愚蠢举动,让李殊将太原城公务交接给随行官员后立刻返回长安领罚。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〇三六:薛平贵与王宝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