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登门道谢 ...

  •   杨家住在小新村,虽说是农村,但紧挨着西城区。这城市又小。从派出所到杨家,走路也就三十分钟不到。警察骑着自行车,不到十分钟就将他送到了家门口。

      李桂珍看到脏兮兮的杨嘉博被警察送了回来,二话不说拉过他小小的身子,啪啪几下打在他屁股上,那叫一个响亮。李桂珍一边打,一边骂着:“你个豺狗吃的,这是惹什么麻烦了?”

      警察错愕的看着孩子挨打,半天才反应过来:“你这人怎么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孩子?”

      他说着将杨嘉博拉了过来,阻止李桂珍打人。杨嘉博板着一张小脸不哭不闹,这种事他早就习惯了。他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满嘴脏话、粗暴没有耐心。

      不论对谁,只要惹她不开心,或是没有按照她的意愿去做事,她就摔桌子砸板凳的,什么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当然这种表现在家人面前极为强烈,对外人她态度还是很好的。

      杨嘉博对他妈妈李桂珍的感情很复杂,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充满恨意的。到最后他患上抑郁症,有了强烈的自杀倾向,大部分也是拜她所赐。

      “警察同志,他这是惹了什么事,竟然麻烦你送他回来。”李桂珍面对警察,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

      “你儿子很好,不止没有惹事,还从人贩子手中救了一个孩子。”警察冷着脸看着李桂珍,想到小孩说的‘妈妈比人贩子可怕’,眼底闪过不屑。他低头摸摸小孩的头,有些同情的看着他。

      “什么?”李桂珍惊呼一声,伸手一把揪住杨嘉博的耳朵。“你胆子怎么这么大,要是出了什么事,你让我和你爸怎么办?”

      “疼,疼,疼,放手。”杨嘉博大喊着,他要是不喊,他妈下手绝对没个轻重,他肯定会受伤的。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有次就因为他和表姐吵架,他妈妈把他打得两天下不了床。

      至于吵架的原因是什么,他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对于结果却记忆犹新。反正他和亲戚家的小孩闹矛盾,不论对错遭殃的总是他。他从来不知道自己妈妈是怎么想的,只护着别人家的孩子,简直比自己更有病。摊上这么一个妈,他也很绝望啊。

      “放手,你这是教训给谁看呢?”警察黑着脸,大声呵斥。

      李桂珍讪讪地放下手,眼神狠狠地瞪了一眼杨嘉博。杨嘉博捂着被纠红的耳朵,心中一阵无奈,悄悄翻了个白眼,这是迁怒他了。

      “行了,孩子我也送回来了,他今天受了些惊吓,作为家长要好好照顾孩子,别总是打打骂骂的。”警察也烦了李桂珍的做法,把话说完就推着自行车走了。

      杨嘉博捂着耳朵,趁机溜进家门。看着有些陌生的农家大院,杨嘉博努力回想着那些几乎快被忘记的回忆。

      杨家现在还三代人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爷爷张正荣,因为是上门女婿,家里都是奶奶做主,他极少说话。奶奶杨惠英,目不识丁、信奉佛教,为人势力、重男轻女。

      爷爷奶奶一共生了四个子女,老大杨巧惠已经出嫁,因为她是难得的大学生,所以嫁得不错。

      老二杨建军是他的爸爸,沉默寡言、老实木衲。这样的性格,自然是杨家最不得宠的。连带他在爷爷奶奶面前也不如其他表姐、堂弟受宠。再加上他妈李桂珍那性子,完全就是破坏家庭和睦的大杀器。

      老三杨建国油嘴滑舌、好吃懒做,不过会哄人,还是小儿子,所以很得宠。但他媳妇黄秀芬却是少有的极品,在杨嘉博看来她也是个脑子有坑的。

      老四杨美珍,勤快能干、为人圆滑,又是家里最受宠的小女儿。家里除了她两个嫂子外,其他人都挺喜欢她的。现在依然是小姑独处,尚未嫁人。

      杨家进门就是一个大院子,左边进门是一间平顶房,一架木制楼梯搭在门头,门头上压着几块平整的石头,从这里可以上到屋顶。屋顶上是用来晾晒各种农作物的,比如花生、玉米什么的。

      接着平房的是一间大瓦房,进门的是长方形的堂屋,堂屋正中是供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和土地。堂屋两边各有两间屋子,左边最里面一间,连着那平顶房的两间屋子,被分给了杨建国。

      老三杨建国是典型的有了媳妇忘了娘,什么都听媳妇的。哄着两老给他买了拖拉机,在汽车极为稀少的现在,能买拖拉机也是很稀奇的了。现在主要运输也是靠拖拉机,杨建国一个月能挣不少钱。

      所以黄秀芬觉得他们被这一大家子拖累了,闹着分了出去。为这事,黄秀芬和李桂珍不知打了多少次。

      左边最外面一间,现在是小姑的屋子。右边里间是爷爷奶奶住着,外间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屋子。

      瓦房过去是一条滴水巷,这里被杨建军改造了一番用来养鸽子。滴水巷前有个花台,花台一边种着葡萄。瓦房前一片都是葡萄架,架子上爬满了葡萄藤。另一边镶嵌着一口大水缸,那是杨嘉博用来养鱼的,还曾养过蜻蜓、蚊子。

      花台另一边是两间瓦房。一间是厨房,另一间堆放农具和杂物。厨房前边是一块不大的小菜地,里面种着一株月季和一些小菜。另一间屋子前,种着一株桃树。这两间平房过去是两个猪圈,里面养着好几头猪。两个猪圈中间种着一颗桑葚。

      大门右边紧挨着就是蓄水池和水龙头,蓄水池边各种着一颗桃树和葡萄,往里是连着猪圈的鸡圈和鸭圈。

      杨嘉博进门后先去厨房,找到热水瓶。弄了盆热水将自己洗干净,趁着李桂珍做饭的空挡就跑了出去。他们家是村头第一户人家,是最早从城中心搬来的。

      所以他们家背后紧紧挨着百货站,另外三面都是五交化站的房屋。而他们家对面,就是五交化站的理发室。理发室的老头姓王快六十了,虽然不会理什么时兴样式,手艺还是挺不错的。

      杨嘉博进去就推了光头,和王老头说好等会大人来给钱就回去了。还没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他估摸着这个时候家里人应该都回来了。

      果然他一进门,就看到了他爸的自行车。车后面用黑色的胶皮,绑着一个锡制的老式饭盒。当杨嘉博在厨房门口看到那熟悉的身影时,忍不住激动地喊道:“爸。”

      男人转身看着他,露出一个慈爱的笑容。“嘉嘉回来了。”

      杨嘉博红着眼,迈着小短腿扑了上去。杨爸蹲下身,一把抱住他,丝毫不嫌弃他身上那一身脏。窝在熟悉的怀抱中,杨嘉博忍不住哇哇哭了起来。

      要说这世界上谁对他最好,那无疑是他爸了。为了他,他爸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最后落得一身是病,早早就去了。而他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也就是他爸了。

      现在爸爸还活着,身体还好好的,而且才刚三十一岁,还很年轻。突然间杨嘉博觉得,重生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糕。这也是他自从患病以来,第一次不那么想死了。

      “爸,爸,爸。”杨嘉博一边哭一边不停的叫着爸爸。

      “怎么了,谁欺负你了?”杨爸被儿子哭得手足无措,笨拙地拍着他的被哄着。

      李桂珍听到儿子的哭声,从厨房走了出来,见到杨嘉博哭个不停,皱眉说道:“这孩子不会真吓到了吧?”

      “怎么回事?”杨建军看向妻子。

      李桂珍将杨嘉博的‘丰功伟业’说了,杨爸听完一脸后怕,不过却没舍得教训儿子。这天杨嘉博就寸步不离的粘着杨爸,大家都只以为他被吓坏了,也没多想。

      对于救人的行为,家里人并没有放在心上,只说他胆子太大,救人的关注点还没有他的小光头来得高。在他们的观念中,除了和尚和秃子,只有劳改犯才剃光头。

      第二天一家人吃过晚饭,坐在院子里乘凉。被救下的小少爷和他的家人登门拜访。这一家人是坐着小轿车来的,而且小少爷的爸爸还穿着军装,一看就不简单。他们被热情的请进家门,就在院子里坐下。

      被救下的小少爷名字叫卫靖,是市里部队医院的副院长卫长东的儿子。小少爷的妈妈叫宋雨芳,据说是个医生。

      “来就来了,还这么客气干嘛。”杨奶奶客气地笑着,却手脚麻利的将他们送来的东西收下。

      “要不是你们家孩子,我儿子现在还不知怎么样呢?也不知道那些人怎么下得去手,小靖被那些人掐得浑身青紫。”宋雨芳说起这事,恨得咬牙切齿。

      杨嘉博往他爸身后缩了缩,一双小爪子背在身后。他眼神飘移,要是他没记错的话,那些应该是他掐的。但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想将人弄醒而已。于是他果断的把这锅给人贩子背了,反正债多不愁,也不差这一条。

      “这小家伙就是杨嘉博吧。”卫长东将目光投向‘害羞’躲在爸爸身后的小包子。

      “卫伯伯你好。”因为心虚,杨嘉博十分乖巧的打了招呼。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登门道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