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四话 ...

  •   第二十四话

      李世民抱着徐惠回到清宁宫的时候,两人有些吃惊地发现,院子里头全是人,而且看起来不像是迎驾的。
      因为他们全都在忙着……挖地。

      在这么多人面前,徐惠不好意思地动了动身子,示意李世民放她下来。
      李世民便小心翼翼地将她放了下来。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徐惠看着一片混乱的院子,开口问道。
      王掌史回答道:“主子忘了?下午向您请示过的,这些都是过节的习俗。”

      徐惠有点尴尬地说:“我以为你们指的是喝屠苏酒,吃五辛盘……”
      王掌史他们还没答话,倒是李世民笑道:“民间的讲究可多着呢。”

      他指着院子里堆着的杂物说:“民间有传说,新年的时候不能往外倒垃圾,不然会流失家产。如果有用坏的扫帚之类,要在子时到来之际扔进院中的火堆里,这样可以充盈仓库。而穿破的鞋子呢,则要在院子里挖坑埋掉,这样家里就会出当大官的儿子。”①
      徐惠认真地听着,不由由衷地夸赞道:“陛下果然见多识广。”
      她虽来自民间,但毕竟是出身于世家,家中过新年时并没有这样的讲究。当代的习俗又不会在书本中出现,是以徐惠对这方面不了解并不奇怪。

      李世民笑了笑,拉着徐惠穿过一片狼藉进屋。
      往年新年,他都是与长孙皇后一同度过。立政殿规矩森严,皇后自是不会纵容他们将寝宫搞得如此狼狈。不过这并不代表李世民对这些习俗一无所知。
      若没有他的体察民情,事必躬亲,贞观盛世又哪会那么容易缔造出来。

      “你啊,就是性子太软,太好说话。”没有外人在旁,李世民捏了捏她的脸,教训道:“还好是朕看到,若是外人瞧见这院子里乱成一团,像什么样子。”
      徐惠吃痛地哼哼了一声,单手捂着脸道:“新年嘛,也让他们开心开心。”见李世民作势又要掐她,徐惠往后退了退,改口道:“那明年让他们去后院折腾,前院一定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李世民笑道:“你可说准了,朕明年可是要来检查的。”

      见徐惠点头,李世民满意地摸了摸她的头顶。可转瞬间,他忽然想起一事,又板起了脸,命令道:“张嘴。”
      “嗯?”徐惠明显没跟上他的思路。

      “朕让你张嘴啊。”他用手轻轻挠她的下巴,弄得徐惠痒痒的。
      等她迟疑着张开了小嘴,李世民突然靠近,吓了徐惠一大跳,身子下意识的往后倒,被李世民一把抓住手臂拦住。

      “你躲什么?心虚了吧!”李世民一脸“我抓到你了”的表情,指着徐惠说:“今晚五辛盘的东西你根本没吃是不是?”
      她口中并无半点辛辣的味道,只是隐隐带着香甜的酒气。
      他果然没看错。李世民得意地想。

      徐惠没想到晚上的宴席上那么多人,这都能被他发现,不由低下了头,小声道:“我错了。”
      李世民见她这样温软可爱,立马就心软了,哪里还舍得怪她。
      他安抚地拍拍她的手臂,温声哄道:“知错就好,朕不怪你。可五辛盘是预防时疫的,你若不吃也可以,但你要答应朕,好好保重身体,这一年都不许生病,知道吗?”

      徐惠沉默下来,不由感到为难。
      这种还未发生的事情,要她怎么答应?
      答应吧,就是欺君,不答应吧,又是抗旨……

      李世民见她这样芝麻大点儿的小事也要考虑上半天,真是一个认真的姑娘啊。
      他挑眉道:“徐惠,你竟然敢不搭理朕?”
      还未等她被他的天子之威吓到,李世民已语调轻松地说:“罚你替朕研磨。”
      说完他也不等徐惠做出反应,好笑地牵着她向书房走去。

      走到书房门口,李世民忽然发现,最近他似乎很爱笑呢。
      想到这里,他又是勾唇一笑。

      唐人素来以跪坐为雅,可跪坐的时间长了,不免双腿发麻,难受的很。
      只有李世民和徐惠两个人的时候,李世民就会坐得舒服一点。他叫徐惠也放松些坐,可徐惠应了声之后,还是老样子。

      “你怎么不听朕的话?”有一次李世民忍不住问她。
      徐惠奇怪地回答:“我已经放松了呀。”
      李世民仔细观察了她一番才发现,徐惠所指的放松,就是不挺直后背,自然一点地垂下双臂而已。
      他打趣道:“教你礼仪的师父是谁?真该把他召进宫来,教一教朕的那些个调皮女儿。”

      徐惠笑道:“公主们哪里调皮了?不说别人,晋阳公主就很端庄呀。”
      “那是在外人前头。你忘了上回,兕子纠缠着要跟你睡的样子了?”说起女儿,李世民满脸的慈爱,“那小模样,分明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儿。”
      不过说句老实话,李世民反而更喜欢看到天真活泼的小女儿,而不是她们过于早熟的样子。他惯来对儿女们多有纵容,若是孩子们被规矩束缚的死了,李世民反倒觉得心疼。

      回忆结束,李世民见徐惠还是那样端庄优雅地跪坐着,已经习以为常了。
      有些事情做久了,可能当真就会形成习惯。就像他忙碌了一整天还要练字一样,有些习惯早已经刻进了骨子里,想改也改不掉。

      今日一整天,皇帝忙着大朝会、大陈设、特赦令,晚上又去参加后宫的晚宴,一刻都没停下来歇息过。
      如今终于放松下来,他的心里却仍不轻松。
      李世民一边写着字,一边回忆自己过去一年做过的事,还要思考在未来的一年里,该如何把国家治理的更好……

      想着想着,他突然诗兴大发,赶紧铺了张新纸,快速地写了起来,几乎是一挥而就。
      诗成之后,李世民一个字都没有改,立马兴冲冲地拿给徐惠看,要她品评。

      见徐惠接过后认真地端详品味,李世民也不知怎么了,明明是经历过那么多大风大浪的人,竟然提心吊胆起来,有些忐忑地看着她。
      看徐惠不说话,李世民已有些后悔了。在诗作方面,徐惠天赋异禀,他这不是在班门弄斧吗?丢人!
      他正要伸手去夺回那幅字,却听徐惠含笑赞扬道:“陛下果然不愧是一代明君。”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②

      徐惠逐字逐句,慢慢地念了出来,念完之后抬眸看向李世民,真情实意地说:“陛下极尽描绘了大朝会的盛况,可并没有洋洋得意,沉迷于其中不可自拔。陛下所看到的,不仅是如今的嘉年盛景,还有肩头的责任。容徐惠斗胆,妄自揣度圣意。陛下写这首诗时,心中应是在考虑着如何将大唐盛世推向另一个顶峰吧?”
      明明是恭维的话语,由她清甜的声音说出来,就是那样的不流于俗,“大唐有陛下这般明君,乃是社稷之福。”

      李世民凝望徐惠许久,突然一把将她揽入怀中,庆幸地说:“有你在朕身边,也是朕的福气。”
      徐惠有些吃惊于他的举动,但并没有反抗,也没有谦虚地自贬,只是温柔顺从地由他抱着。

      李世民面露动容,在她耳边轻声感慨道:“朕就知道……你是懂朕的。慧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二十四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