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 24 章 ...

  •   朝堂上,嬴渠梁发落了一批卿大夫。

      尽管他手中并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这些卿大夫参与行刺之事。但他本就打算借题发挥,将不服从于自己的卿大夫再削上一削。

      因此,他的态度十分强硬。

      作为国君,嬴渠梁想跟这些大臣们讲道理的时候,可以跟这些大臣们好好讲道理。

      一旦他不想讲道理了,即便他被骂作独--裁的暴君,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的决定。

      嬴稷看着那些卿大夫们狼狈的模样,不由露出了微笑:“早该如此了。”

      他早就看某些人不顺眼了。

      现在,这些人全部被赶出了秦国朝堂,贬官的贬官,夺爵的夺爵,嬴稷觉得朝堂上的空气似乎都清新了几分。

      没了这些碍事者,接下来,他们自然可以大刀阔斧,好好干上一场了!

      短短之间内,秦国朝廷发布了数道新令。

      新令分为正式版和通俗易懂版,前者是面向各级官吏的,后者则是面向普通黔首的。

      每日都有秦国小吏往来于黔首们之中,向他们讲述新法是怎么回事儿,敦促他们按照新法的规定来办事。

      秦国官吏和卿大夫这边,在实行各项措施时,就简单粗暴了许多。

      嬴渠梁年轻,看上去威慑力不够,嬴稷就出面做了这个恶人。

      只见他站了出来,满脸不耐烦地对朝堂上的官员们道:“诸位既然能够在我秦国为官,我秦国的新法,诸位应该都看得懂吧?”

      “既然看得懂,那就老老实实给我按照新法去做。谁要是胆敢藐视新法,就给我等着!”

      秦国官员们一时噤若寒蝉。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知道嬴稷的真实身份。

      与嬴稷相处过一阵子之后,在他们心中,嬴稷简直成了魔鬼的代名词。

      他们不敢违逆嬴稷的话,毕竟,嬴稷可没有什么好耐心,他的身后,白起、王翦等将领的刀锋上还在滴血。

      日前,一名胆子大的老封君公然挑衅嬴稷的权威,当天,王翦直接率领一队兵马,闯入那人的封地,将他和他在朝为官的儿子全部斩首示众。

      那名老封君的封地被秦国收了回来,等着日后重新分配给其他人。

      在亲眼见识过嬴稷和他手底下将领的狠辣之处后,没有人敢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对于目前的效果,嬴稷显然很满意。

      卫鞅在看到嬴稷在朝堂上大逞威风之事后,眼中的困惑愈发浓了。

      为何嬴稷在朝堂上会有不逊于嬴渠梁的权威?

      说句不恭敬的,嬴稷在这朝堂之上,都快与嬴渠梁分庭抗礼了。

      当他站出来说话时,朝臣们对待他的态度,简直与对待嬴渠梁的态度没什么两样!

      偏偏,嬴渠梁对此习以为常,嬴稷对此习以为常,底下的大臣们也对此习以为常。

      卫鞅觉得,自己实在是看不懂秦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以及秦国朝堂的局势。

      即使现在站在朝堂上的是太子嬴驷,也不可能僭越至此吧?

      下朝后,诸位大臣们散去,心事重重的卫鞅则落在了后面。

      嬴渠梁和嬴稷对此似乎早有预料,嬴渠梁对卫鞅道:“先生止步。今日朝堂上稷儿的所作所为,可是让先生觉得困惑了?”

      卫鞅点点头:“君上可愿意为鞅解惑?”

      “这是自然,打从一开始,寡人就没打算将此事瞒着先生。”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若是嬴渠梁没法给与卫鞅全部的信任,变法这等要紧的事,又如何能成功呢?

      嬴渠梁要想做到与卫鞅君臣两不疑,在嬴稷之事上,他就必然不能瞒着卫鞅。

      况且,卫鞅本就是个聪颖之人,即使嬴渠梁什么都不说,恐怕他也察觉到了嬴稷、白起等人的蹊跷之处。

      嬴渠梁和嬴稷引着卫鞅走入了栎阳王宫深处。

      栎阳王宫中的宫人们一早便得了嬴渠梁的示意,避到别处去了,此时,这谈话之所,只有嬴渠梁、嬴稷和卫鞅三人。

      “先生应当知道,寡人先前发布了一封《求贤令》。”嬴渠梁道。

      卫鞅点了点头,他就是被那封《求贤令》所打动,最终选择入秦的。

      “稷儿也是因为这封《求贤令》而入秦的。”嬴渠梁指着嬴稷道:“重新向先生介绍一遍吧,这是寡人的孙子秦王稷,是我大秦未来的国君!”

      在说这番话时,嬴渠梁的话语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听说,称王是从驷儿那一代开始的。寡人的这些个儿孙们,可比寡人能耐多了!”

      卫鞅听闻此言,瞳孔一缩。

      被“炫崽”的嬴稷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该作何反应。

      平时别人怎么夸他,他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他身为强秦的国君,难道还不值得底下的人多夸几句吗?

      可现在,他的大父当着商君的面夸他,他为何会觉得……唔,有些尴尬呢?

      后来,嬴稷也想明白了。

      大约是因为他都这般大岁数了,在他的大父面前,他仍然被当做孩童一般对待吧。

      明明他都给人做祖父了,曾孙都有了啊!

      不过,嬴稷独自尴尬的局面,也维持不了多久了。

      因为此时,同样接了《求贤令》的另一名嬴秦后裔,正飞速赶过来陪他……

      有其他后辈帮忙分担“火力”,日后,嬴稷便无需独自一人尴尬了。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暂且按下不提。

      卫鞅在听到嬴渠梁的话语之后,几乎失去了自己的声音。

      半晌后,他才震惊地看了看嬴稷,又看了看嬴渠梁:“公子稷当真是……”

      理智告诉卫鞅,嬴渠梁不可能拿这种事来骗他。可、可怎么会有这种事发生呢?

      未来之人,怎么可能因为一封《求贤令》,而来到他们身边呢?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千真万确。”嬴渠梁说着,拿出了嬴稷的十二旒冕冠。

      嬴稷身上穿的是普通秦国宗室子弟的衣服,然而,当他戴上冕冠后,却眼神犀利,气势迫人,当真有了让卫鞅顶礼膜拜的冲动。

      一般人绝不可能有这样的气势,也不可能有这种久居高位、唯我独尊的眼神!

      此刻,嬴稷终于收敛起了平日里的伪装,在卫鞅的面前露出了他属于秦王的真实姿态。

      “商君不打算向寡人行礼么?”嬴稷的声音,让卫鞅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卫鞅用复杂的眼神看着嬴稷:“商君,是指……鞅?”

      “不错,商君先后两次在我秦国变法,推行农爵制与军功爵制。后来,商君因战功被封在商於之地。”

      “原来竟是如此……商君……看来,鞅的变法成功了?”

      “成功了,商君是我秦国走上富强之路的大功臣!”嬴稷丝毫不吝惜他对卫鞅的赞美。

      只是,在说这话时,他的心中也生出了些警惕之心。

      是人就难免好奇自己未来的命运,商鞅作为秦国变法的功臣虽然荣极一时,最终的结局却不怎么好啊。

      因为主持变法一事,秦国得以走上富强之路,商鞅也获得了巨大的名望。可也是因为主持变法一事,商鞅得罪了太多人,王室宗亲与勋贵子弟中,几乎就没几个不恨他的。

      在秦孝公去世的同一年,商鞅就被污蔑谋反,秦惠文王嬴驷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到边关,却因为没有带符、传、验而不能留宿。他想要逃到魏国去,魏国方面因为他帮着秦国对付自己而拒绝让他入境。①

      最终,商鞅选择回到他的封地,兴兵攻打郑县,为自己谋求一条生路,好往其他国家逃窜。

      可惜,他攻打郑县的速度,赶不上秦军杀过来的速度。最终,商鞅兵败被杀,尸身被带回咸阳车裂……

      嬴稷的大脑在高速运转着。

      若是商君问起他未来的结局,他该如何作答。倘若商君知道他将来下场凄凉惨淡,他是否还会心无旁骛地留在秦国,助秦国变法?

      一切都是未知数。

      短短时间内,嬴稷便已经做出了决定。如果被问到这个话题,他绝不会冒险将真相告诉卫鞅。

      反正,他秦王稷出尔反尔的名声早已传开了,便是再出尔反尔一次,也无妨。

      秦国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卫鞅不知是没有想到这一层,还是不关心这方面的事,他并没有向嬴稷追问自己未来的命运。

      在听到未来的自己变法成功之后,卫鞅露出了笑容。对于他而言,能够证明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能够将理念付诸实践,便足够了!

      “难怪秦国会突然拥有那么强大的军队,难怪公子稷几乎能与君上分庭抗礼,君上却毫不在意……”

      在得知《求贤令》居然还能召唤秦国后人之后,过去盘亘在卫鞅心头的诸多疑惑,也终于有了答案。

      卫鞅沉默了许久,道:“天佑大秦啊。”

      有未来的秦王为如今的大秦保驾护航,秦国不止多了一份助力,还能得到许多来自未来的消息。

      这些,便足以让秦国立于不败之地!

      ……

      秦国的变法事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过程中虽有诸多坎坷,但有嬴稷手底下的大军镇着,一切尚在掌控之中。

      此时,魏惠王也没有闲着。

      秋日,在将各地的粮草收上来之后,魏惠王命令魏国上将军庞涓整顿军队,准备好生给秦国一个教训!

      区区一个边陲小国,竟敢挑衅魏国的权威,魏惠王又岂能轻饶了秦国?

      魏惠王所不知道的是,这时,一群人突然降临在距离大梁城不足百里之处,细细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因为还没有搞清楚状况,“秦”字大旗被他们收了起来。

      在这附近巡逻的魏国士兵,在看到这群人时,一下子就愣住了。

      他不会是眼花了吧?否则,他怎么会看见秦军突然兵临城下的情景?

      不,绝不可能,依照魏国的防御体系,若是秦军越过函谷关,朝着魏国打过来了,大梁城这边绝不至于一点消息都收不到。

      这些人究竟是怎么回事?

      还没等这名魏国士兵做出反应,他就被人重重击在了后脑勺上,随即失去了意识。

      他的身后,传来了一道冷冽的声音。

      “我们究竟身处何地,可打探清楚了?”

      “回王上话,我们现在,正处在魏国大梁城外。根据方才路过的那两名魏兵的交谈可知,现在,正处于魏王婴统治时期。”

      魏王婴,又作魏罃,魏莹,正是魏惠王的名讳。

      “魏惠王么?”身着衮冕服的男子若有所思:“既然我们恰好降落在魏国大梁城附近,不如……在去秦国拜见老祖宗之前,先给老祖宗献上一份大礼!”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 2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