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听到嬴渠梁对嬴稷的夸奖,白起露出了笑容。

      “您若是多当着王上的面夸奖他一番,他定会十分高兴的。”

      “寡人知道了。”嬴渠梁想起大孙子那一脸霸气酷炫的模样,面上不由露出了迟疑之色。

      稷儿这些年以来,应该受过不少夸奖,听过不少吹捧吧?他真的还需要来自嬴渠梁的夸奖吗?

      “经过此事,楚国应该不敢再来招惹秦国了吧?”

      “自然,楚国都城被攻占之后,楚王被迫再一次迁都。经过楚怀王之事,继任的楚王本就威望不足。后来,楚国那些卿大夫们愈发对他阳奉阴违了……”

      白起说着,又将楚顷襄王是如何与秦国议和,又是如何将太子芈完送入秦国为质之事告知了嬴渠梁。

      战国时期,各国往他国派遣质子是一件极为寻常之事,但质子的身份不同,其分量自然也不同。

      譬如当初,秦惠文王嬴驷定下的继承人是秦武王嬴荡,若是他派嬴荡或者嬴荡的同母兄弟入燕为质,就代表他对与燕国的合作十分重视。甚至,在两国的相处中,秦国处于劣势地位。

      可嬴驷派往燕国的是嬴稷,足以看出,秦国虽重视与燕国的合作,但并不十分忌惮燕国。

      毕竟,若是没有意外,嬴稷这一脉永远都是王室旁支,除非嬴稷本人才干过人,否则,他在秦国的地位不会有多重要。

      楚国在战败之后,将自家的太子送入秦国为质,可谓诚意十足。

      据白起所言,在太子完入秦之后,嬴稷还嫁了一位公主给他。看样子,嬴稷是想牢牢桎梏住楚国,不让楚国逃脱自己的掌控。

      说到这里,白起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他说起打仗的事来头头是道,但要让他去揣度嬴稷的心思,这就不是他的长项了。

      在嬴渠梁的眼中,原本意气风发的白起,不知因何故,突然陷入了怔愣之中。

      片刻后,白起对嬴渠梁道:“若是应侯在这里,他会比我更清楚王上的心思。”

      应侯,便是范雎。

      范雎到嬴稷身边的时间远远晚于白起等老臣,但他却十分得嬴稷之心。

      嬴稷信任范雎,胜过白起和其他臣子。就连这回,嬴稷率领大军赶来给嬴渠梁助战,朝中大事,他也尽数托付给了范雎。

      白起的怔愣只是短短的一瞬,很快,他就为自己的“失态”向嬴渠梁道歉,并略过了这个话题。

      嬴渠梁却默默将“应侯”二字记在了心中。

      他虽然不知道这位“应侯”是谁,但能够被白起以这样的口吻提起的,定不会是什么寂寂无名的人物。

      这位应侯,有很大可能是他的孙子嬴稷的宠臣。

      也不知,白起与“应侯”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会让他在提起“应侯”之时,露出这样复杂的神色。

      嬴渠梁看着这位戎马半生的将军鬓边的白发,仿佛突然意识到,白起不再年轻了。

      可奇怪的是,当白起率领大军归来之时,甚至当白起第一次率领大军,跟在嬴稷身后来拜见嬴渠梁时,嬴渠梁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白起将军且先休息休息,喝杯水润润口,再继续为寡人讲述稷儿的事吧。”

      对于秦国的能臣,嬴渠梁向来极有耐心。

      他的这份体贴,也赢得了白起的感激。

      白起发现,嬴渠梁当真是一位温和而又睿智的君主。

      在与嬴渠梁相处之时,白起总是不知不觉就放松下来了。

      不像在嬴稷面前,白起还要花费精力和功夫揣度对方的心思……

      在短暂的休息之后,这场对话继续进行了下去。

      嬴渠梁不仅仅是听着白起的叙述,更会时不时与白起进行一些交流,引导白起给出一些他想知道的信息。

      因为齐国现在就有崛起之势,嬴渠梁十分关心齐国后世的发展。

      从白起的讲述中,嬴渠梁得知,齐威王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击败魏惠王之后,齐国果然蒸蒸日上。

      去除了魏国这一心腹大患,周边再也没有能够制约齐国发展的国家,齐国逐渐取代了魏国的地位。

      齐威王的继任者是齐宣王。

      齐宣王在位时期,干了一件大事。

      时逢燕王哙昏聩,听信身边之人的谗言,欲将王位禅让给燕相子之,燕太子平不服,与燕相子之相争,双方斗得极为厉害①。

      齐宣王趁机派兵攻打燕国,险些令燕国覆灭。

      这让周边的国家更加敬畏齐国,却也招来了燕人的怒火,为后来的五国相约攻齐埋下了祸根。

      继位的燕昭王在看到国内生灵涂炭的场景之后,深恨齐国,却碍于齐国的强大与燕国的弱小,一时不敢轻举妄动。

      是实力不够的情况下挑衅自己的敌人,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燕昭王建造黄金台,招纳贤士,发展燕国,默默地为燕国复仇积蓄着力量。燕昭王在位的那段时间,也是战国时代燕国国力与军事实力最强的时候。

      可惜,燕国积贫积弱已久,一时半会儿赶不上齐国。

      后来,齐宣王薨,齐愍王继位,燕昭王才终于看到了复仇的希望。

      齐愍王才华不及其父亲与祖父,心气却比历代齐王都高。

      秦王稷派人到齐国,与齐愍王相约并称“东帝”、“西帝”,以此来显示秦齐两国实力强大,地位更在其余诸国之上。

      齐愍王欣然同意,其余国家敢怒而不敢言。

      若是只有秦国或者齐国一家称帝,他们还可以联合起来攻打这个出头鸟,但实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同时称帝,他们一时反而不好轻举妄动。

      这时,燕国派遣细作苏秦(另一说为苏代)入齐为间,极力劝说齐愍王取消“东帝”称号,并让齐愍王攻宋伐秦。

      也不知苏秦给齐愍王灌了什么迷魂汤,总之,齐愍王听信了苏秦的话语。

      自此,秦齐关系恶化,不可能再站在同一战线。

      齐愍王仗着齐国国力强盛,屡屡出手干涉别国政务。

      在南征北伐之中,齐愍王失尽人心,也为齐国树敌无数。

      终于,燕昭王见复仇的时机到了,便以乐毅为上将,联合包括秦国在内的几个国家一起攻打齐国,连下齐国七十座城池,险些让齐国覆灭,齐愍王也在逃亡的过程中被自己人杀死②。

      这时,齐国仅仅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还没有被五国联军攻破。

      也正是靠着这两座城池的坚守,齐国才终于等到了复国的机会。

      后来,燕昭王身死,他的继承人不如他那般英明果断,齐国利用离间计让他换掉了统帅五国联军的大将乐毅,齐国才终于反败为胜。齐国虽然得以光复,却也在这场浩劫中耗尽了自齐威王、齐宣王以来积攒的强大国力,自此之后,齐国再无争霸之力。

      对此,白起是这样说的:“秦齐并不接壤,对于王上而言,攻打齐国并没有太多的好处。但齐国本就国力强大,在齐愍王吞并宋国之后,齐国更是国力膨胀,威胁到我秦国的霸主之位。即使燕昭王不牵这个头,王上也是要想办法把齐国摁下去的。燕昭王的提议,正好暗合王上的心思。”

      嬴稷向来以利益为准绳,谁对秦国有威胁,他便攻打谁。他这么做,嬴渠梁并不感到意外。

      “魏国霸权已然衰落,楚国被你们打得没了脾气,齐国也失去了争霸之力,那么接下来,秦国最大的对手,便只剩下你口中的赵国了吧?”

      嬴渠梁问。

      “不错。”白起点了点头,开始向嬴渠梁讲述秦赵争霸的那些事儿。

      嬴稷是赵武灵王护送回国继位的,但嬴稷并没有因为他承受了赵武灵王的恩惠,便对赵国释放善意。

      在战国乱世,善意值几个钱?更何况,在嬴稷看来,赵武灵王送他回秦继位,本就是别有所图,算不得纯粹的善意。

      于是,嬴稷转头就开始欺负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

      他先是向赵惠文王索要和氏璧,假意要拿城池去换和氏璧,在拿到和氏璧之后,却出尔反尔,不肯将城池交给赵国使者,逼得赵国使者蔺相如险些去撞柱子。

      若是能平白得到一块美玉也就罢了,既然这美玉不好得,还容易让嬴稷本就狼藉的名声雪上加霜,嬴稷自然也就收手了。

      后来,没过几年,嬴稷与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嬴稷请赵惠文王为他鼓瑟。

      这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要求,友人之间相互见面,奏个乐助个兴,也是常事。

      赵惠文王也没多想,就按照嬴稷的要求,为他奏了一曲。

      谁知道,嬴稷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做见好就收,在赵惠文王为他鼓完瑟之后,他居然命身边的史官把这一幕记入了史书之中!

      这对于赵国来说,可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明明秦王和赵王的地位是相等的,秦王却可以让赵王当众为他奏乐,还将这一幕载入史册之中,其性质,相当于后世的李世民在击败异族首领之后,命令异族首领当众为自己起舞,还让史官在一旁做记录。

      为了替赵惠文王挽回颜面,蔺相如拿着缶靠近嬴稷,逼迫嬴稷为赵惠文王击缶。如若嬴稷不肯,他就要于五步之内血溅嬴稷……

      听到此处,嬴渠梁感到很是诧异:“你不是说,稷儿这时候正准备与楚国开战,欲与赵国交好,这才约赵王在渑池会面的吗?”

      这是想要跟人交好的态度吗?这分明就是在试探赵王的底线吧!

      白起想了想,道:“对于王上而言,不直接告诉别人他要攻打别人,或许已经够友好了。”

      嬴渠梁:“……”

      他这大孙子这么刚的吗?

      嬴渠梁终于明白了,他家孙子根本就是个大魔王,有理没理都要欺负别人几下那种!

      秦赵之间的关系,起初还算正常,有敌对的时候,也有合作的时候。

      赵惠文王在世期间,赵国并未与秦国发生什么大冲突。

      但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之后,可不是这么想的。

      赵国强大的国力,给赵孝成王带来了极大的信心,赵孝成王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能耐,对秦国不大友好。

      白起道:“在王上接到《求贤令》之前,我秦国欲取韩上党之地,韩王分明已将上党之地献与我秦国,不料那上党郡守自作主张,要将上党之地献给赵国。而赵王(和谐)丹,他竟然也答应了!”

      这无异于虎口夺食,秦国如何能忍?

      若不是这封突如其来的《求贤令》,只怕此刻,秦国上下已经准备与赵国开战了。

      “看样子,是寡人打乱了你们的计划。”嬴渠梁道。

      “不,这是王上的选择。”白起道:“王上既然选择先接您的《求贤令》,这就表明在他心中,您这边的事更为重要。”

      “只要我秦国兵力犹在,国力犹在,什么时候都可以与赵国一战。”

      “而您这边的国耻,若是不能及时雪去,便将困扰我秦国数十年,自然是您这边更为紧迫。”

      嬴渠梁听了白起的话,一时心中百感交集。

      既然孙子都为了他,放下了手中的要事赶过来,他也得争气些,才算是没有辜负孙子的一番苦心。

      嬴渠梁和白起所不知道的是,此时,秦昭襄王位面,一名男婴在邯郸呱呱坠地。

      嬴异人坐在自家小院中,看着被妻子抱过来的婴儿,愁苦的脸上不由露出了一丝笑容。

      “你是正月出生的,就取名‘政’吧。”

      说完这番话,他又低声呢喃道:“你在这个时候出生,也不知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因为长平之战的延迟,嬴异人这个秦国质子在邯郸并未被人喊打喊杀。

      但如今秦赵处于敌对状态,赵人对他的态度,算不上有多好。他所居住的院落,已经被人监控了起来。

      嬴异人毫不怀疑,秦赵开战的那一日,赵人会杀了自己祭旗。

      他叹了口气,以不娴熟的姿态,将小小的嬴政抱在怀中:“但愿,一切不会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 15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