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七章 入局(上) ...

  •   腊月初八,已是一年之末,天子需得蜡祭农神。合聚万物而索飨之,并以祷祝和祈求。

      一则庆一年之丰收,二来,也祷祝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土地肥沃,昆虫不作,灾害不生,再来一个好收成。

      蜡祭农神之后,皇帝一行人回宫,众位随侍的皇子也跟在皇帝后面,一同回了皇宫。

      那几位年长的早已出宫开府的皇子也是如此,毕竟是腊八节,今年又年景好,一直风调雨顺的,粮食丰收,国泰民安。

      蜡祭之后,按照皇帝的习惯,通常会在晚上皇宫里举办家宴,今年粮食丰收,各地又无水患干旱等灾情,皇帝治下已呈盛世之态,皇帝一整天的祭祀之后,同样辛苦了一天的皇帝都神色矍铄,龙行虎步,众人自然皆看在眼里,

      皇宫里的所谓“家宴”,虽说是家宴,可是毕竟少不了皇帝御赐的几位重臣入席,还有擅长吟诗作赋的文人墨客记以及史官录腊八家宴当晚的情景。

      家宴要到晚上才开席,众位年长的皇子既已进了宫,自然就趁此机会,先去长乐宫拜见太后。

      九皇子在太后的长乐宫里,陪着太后撒娇打趣了好一阵,才跟在几位皇子后面,在太后的依依不舍中出了长乐宫。

      “皇祖母果然是最疼九弟,看刚刚出来的时候,皇祖母还拉着九弟的手舍不得放人,我等实在是拍马也赶不上啊!”大皇子仪表堂堂,五官端正,眉宇间自由一股浩然正气,含笑说话间,更是让人觉得爽朗大方。一句话虽然是赞叹,偏偏让人一下子就能分辨出其中的冷嘲热讽之意。

      被直接点了名的九皇子微微弯了弯嘴角,露出一个笑容,仿佛没有意识到大皇子的嘲讽般,只是温和道:“大哥若是有空,多来陪皇祖母聊聊天,闲来无事的时候,也好抄写几卷佛经给皇祖母祈福,想必老人家也会拉着大哥的手,生怕大哥写字累着了!”这却是在讽刺大皇子不孝敬太后了。

      大皇子被挤兑的脸色微微变了变,很快便又是一张端正温和的面容,看着前方马上到了长乐宫的宫门,便转了话题说道:“我和六弟要去拜见母妃——”

      刚刚在大皇子在刚刚出了太后寝宫的时候,就阴阳怪气的和速来得太后宠爱的九皇子对上,六皇子就有些皱眉。

      看待大皇子,是觉得自己这个一母所生的大哥实在有些小家子气,居然跟一个还没出宫开府的小九没事找事的呛声,九皇子他再得太后喜欢,目前也不过是个还养在宫里,连朝上的大臣恐怕都不认识的小孩子,得宠又能怎样?

      而九皇子当下直接的反言把大皇子的话呛回去,反而让六皇子觉得,小九此人性格直率,容不得一点委屈,加上年纪在他们兄弟之间本来就小,和更小的那两个小十小十一一样,几乎构不成丝毫威胁……

      对于这种构不成威胁反而能够拉拢势力的兄弟而言,六皇子觉得,大哥那么没事找事的得罪人,也实在是太愚蠢了些……

      不过,在其他几位皇子面前,就算六皇子看不上大皇子的所作所为,他们两个毕竟一母所出,总不能闹内讧给外人看笑话……

      其他几位皇子,刚刚笑容满面的从太后的殿里出来,还没出长乐宫的宫门,就见了这么一出,虽然面上不显,却也自然是心思各异。

      当下,六皇子也只得对九皇子友好的笑了笑,“几位哥哥弟弟,我先同大哥去看望母妃,失陪一步了。”

      剩下的几位皇子都点了点头,九皇子脸上的笑容似乎也变得真诚了些,对上六皇子笑着安抚的眼神时,微微颔首示意。

      等到六皇子转过身去同大皇子走远了,才微微垂眸,漆黑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冰冷嘲弄般的笑意。
      随后,其他几位皇子也都相继说要去各个宫里看望各自的母妃,宫殿临近的,说说笑笑的,就一起走了。

      众位皇子离开长乐宫散了之后,大都抓紧时间又去了各自母妃的宫里请安。

      唯独九皇子,看看天色还早,想着此时德妃应该还在忙忙碌碌的指挥着宫女内侍筹备宴席,自己便是去了怡和宫,怕是母妃也没什么空闲,便叫了一个宫人给德妃带过一句话过去后,便先行回了自己的寝宫瑶华宫。

      反正晚上的家宴还能见面,倒时候和母妃坐在一起再聊天就是了。总算腊八的宫宴顶着个家宴的名头,除了皇帝、太后、皇后三位有固定的上座之外,其他人倒是真的如同一家人一般,三三两两的就近坐聊聊天也是可以的。

      等到九皇子回到了自己的寝宫,进了书房之后,脸上的笑容陡然消失,英俊的面上仿佛还带着冰般,和刚刚在长乐宫太后身边笑容满面的样子判若两人,足以见得刚刚和大皇子之间敷衍的意思之明显。

      刚刚进了书房,九皇子就发现书玙并不在屋里,这才突然想到,今日是腊八,皇子们不用去学舍跟着林侍读进学,加上皇帝亲临太庙,蜡祭农神,虽然不用上朝,满朝文武却多要列队在太庙外候着祭祀结束,晚上宫里又有“家宴”,一整天都不得闲。

      自然,书玙等伴读今天虽不是休沐,却也差不多了,反正皇子伴读年岁都不大,又都没有朝堂之上的官职,一整天都没他们的事情,掌管宫务的后妃们自然在请示了皇帝之后,便额外的给了皇子伴读们一天的假期,让他们各自回家待着了……

      一时间,九皇子微微皱着眉,脸上倒是流露出了几分懊恼之色。

      且说卓府这边,直到半下午快傍晚的时候,正在自己房里临帖的书玙才等到终于等到不请自来的淑瑜。

      淑瑜没用丫鬟,直接自己动手掀开书玙里屋门上挂的帘子,走进来的时候步履轻盈,亭亭玉立、笑靥如花的站在那里。

      “弟弟,”淑瑜的脸上露出明媚的笑容来。

      “姐姐今日气色倒是不错,”书玙没有起身更放下手中的毛笔,只是坐在椅上稍稍歪过头来,粗略的打量了淑瑜一眼,笑着赞叹道,然后又低下头,手腕运笔从容,不慌不忙的写完一个字。

      淑瑜今天穿了一身鹅黄色的软烟罗长裙,袅袅娜娜的样子,清浅的颜色仿佛完全是陪衬般,越发衬得她明眸皓齿,很是娇美。

      比不得你人美如玉……其实,淑瑜是很想说这一句的,只是,想着这人是自己的弟弟,又哪有男人喜欢被人夸漂亮的,便自然而言的压下不提了。

      书玙小时候还不显,毕竟,谁家娇养的小孩子不是粉嫩粉嫩的,面容稍微柔和一点的,单看长相,不看衣物和举止,都有点分不清性别。三四岁的小孩子家家的,玩起来的时候,又哪有男女之分。

      等到长大了之后,淑瑜才意识到,自己这个弟弟,实在是漂亮的有些过头了。淑瑜自认为,自己的容貌已经算得是上乘,可是,看看逐渐长开了的书玙,黑发入墨,脸型柔和,眉眼精致,面无表情的时候冰姿雪魄,眉眼弯弯的笑起来时却能让江雪融化。

      淑瑜走到书玙身边,微微侧着头看他刚刚伏案临的字。等到书玙放下了笔,淑瑜才伸手拿起了那张大字,忍不住有些啧啧称奇的轻笑道,“还真是巧了,你我姐弟二人鲜少在一起读书,小时候的自己相似也就罢了,等到长大了,这临摹的帖子都是一家的。”

      书玙一直知道,淑瑜和自己的字很像,从她上次在自己生日之时,托卓尚书转送到宫里的那封信,就能猜到,估计两个人临摹的字帖是同一风格的。

      虽说字由心生,笔如其人。

      可是偏巧,书玙和淑瑜两个人小时候是几乎天天在一起。书玙虽然小,可是两辈子加起来早就定下了的性子从来没变过,而小时候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淑瑜,则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书玙的影响。

      等到稍微长大一点了,书玙又进了宫做了皇子伴读,两人虽然不会天天在一起了,可早就定下的心性倒是从未变过。尤其是淑瑜,卓夫人自始至终便都是由着她的性子来,从未被磨灭的天性里,或多或少的,让淑瑜的眼界要比寻常闺阁女子宽上太多。

      就连这临帖练字,也是学的自在随性、张扬肆意的笔法。

      “弟弟这是有心事,”淑瑜看着手中的大字,用笃定的语气轻轻的说道。

      “姐姐的笑比平日里还要明媚三分,”书玙没回答,反而轻声笑道,“看来,姐姐也是有心事了。”

      淑瑜稍稍歪过头来对着书玙微笑,毫无闺阁女子的娇羞,大大方方的说道:“谁家女儿到了要嫁人的年纪,不得倚门回首,含羞嗅青梅,心中甜蜜,暗里忐忑?”

      我觉得你心里一点都不忐忑……更不羞涩……

      书玙被淑瑜要嫁人了这个话题哽了一下,心中暗暗道。

      “都说伴君如伴虎,弟弟这还没伴君呢,不过皇子们都长大了些,就已经是坐立不安,如坐针毡了。”书玙面对淑瑜的时候,倒也坦率,有些叹息的笑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第七章 入局(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