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重修 ...

  •   第二天,岳飞偕同韩世忠,率军护送赵构回京。
      这次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所有人的心灵,抗金气氛登时高涨,一片北伐之声不绝于耳。
      但赵构心中很清楚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和金人抗衡。
      他和朝中的几位大臣商议后,制订了初步的计划。
      收复山西——驻防雁门关——巩固河北——修养练兵——决战金兵。

      赵构依旧是命杨存忠做自己的亲军侍卫,这个人做了他几十年的亲军统领,虽然打仗不怎么样,但是信得过。
      他命岳飞率军去收复太原,他很清楚,在这种和金兵的征战中,岳飞会迅速的成长起来,成为他记忆中的那个封疆大吏,可以完全信任和依靠的人。
      而自从那日两人把话说开之后,岳飞再也没有绕着赵构走了,他在赵构面前的话变得多了起来,偶尔还会开个玩笑。
      就在岳飞要出征的前几天,赵构对岳飞说:“听说你母亲和儿子都在你的军中?”
      岳飞点头,赵构道:“你母亲今年已经六十多岁,恐怕没那个精力来照顾两个孩子吧?”
      岳飞道:“还有弟弟帮忙,不劳陛下费心。”
      赵构笑了笑:“朕不是费心,是不放心。将你的家眷搬到京城里来,朕才会对你放心。”
      岳飞发现赵构说话越来越直白,将领在外,家眷在京城,的确是朝廷为了控制将领的一种潜规则。可是从来没有人这么直接的说出口的。
      赵构道:“朕会好好的对待他们,找人去教导你的两个儿子,你不用担心。”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岳飞再也不能够拒绝,他躬身行礼:“多谢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

      岳飞的动作很快,他的驻军本就在京城附近,不到三天的时间,他的家眷已经被接到了京城中。
      赵构送了岳飞一个小宅子,京城地价比金还贵,况且以岳飞现如今的身份,也不能够用太过豪奢的住宅。
      只是这个小宅子,正是上一次他来京城,准备成亲最后却伤心离去的地方。
      当岳飞站在门口看到朝廷安排的住处竟然是这里的时候,不由的愣住了。
      当然他只是愣了片刻,将家人稍稍安顿之后,便进宫谢恩。
      岳飞是下午十分进宫的,那时候赵构正在练字。
      赵构一直醉心于书法,特别是前世,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够让他享受成功地快乐,唯有写字,在笔墨之中,才能够找到那么一点点的自信。
      岳飞见到赵构的时候,就看见殿内的一个身穿淡褐色袍子的青年,手持狼毫,神色认真的在写字。
      傍晚的阳光从窗户中斜斜的射进来,照在他的身上,画出分明的窗格。
      殿中有着一股静谧之气,在这里,连年轻人身上该有的朝气,都丝毫不见。
      岳飞不敢打破这里的寂静,他进宫谢恩,本就不是什么急事,于是便站在殿外的门边等着。
      太阳一点点的偏西,冬日的阳光本来走的就快,很快就隐没了下去。
      顷刻便有小太监上前,将殿中的蜡烛一根根的点燃,照亮了赵构的侧脸。
      他侧脸的轮廓秀美,眉头却微蹙,似乎陷入沉思,沉入了另一个世界一般。
      小太监低声道:“官家,该用膳了。”
      赵构头也不抬:“并不饿,晚膳免了。”
      那小太监答了一声是,见赵构砚台中的墨空了,又小心翼翼的上前磨墨,却被赵构制止。
      “你不写字,也磨不出好墨来,朕自己来就行了。”
      那小太监看了一眼始终站在门外的岳飞,低声道:“陛下,岳宣府在外面等了很长时间了。”
      赵构一愣,抬头朝外面看去,果然就看见岳飞站在那里。
      他是什么时候来的?站了多长时间?赵构竟全然没有发觉。
      他朝着岳飞招了招手,道:“进来。”
      岳飞便走了进来,对赵构行礼:“臣见过陛下。”
      赵构每次写完字之后,心情都会变得平和宁静,这一次也不例外,他说:“不用多礼,你有事情吗?”
      岳飞道:“是特来谢恩的。”
      两人说话之际,一旁的小太监已经退出,不敢多听。
      赵构也没怎么在意,他说:“本就是朝廷该做的,不用放在心上。”
      说完,他便想要拿起笔继续写,一篇诗经只写了一半,还有另外一半没写。
      可是当他再次提起笔来的时候,却怎么也静不下心了,写了两个字后,只得改成研墨,却发现岳飞还没有走。
      赵构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岳飞道:“臣明日便要出征了,不知陛下有什么话要交代的。”
      嘭的一声,赵构的手一抖,墨汁不小心溅出砚台外,将他淡褐色的衣服给染上了一滴墨。
      赵构有些心烦意乱,他更有些恼火的瞪着岳飞。
      这个人没来之前,自己在这里舒适自在,可是他就往这边一站,就搞的浑身上下不舒服。
      赵构有些恼火的把写了一半的诗经丢开,拿了黄纸,道:“是有些事情要交代,朕正准备给你写手札。既然来了,就等一会儿,朕写好直接给你带走就是。”
      “是。”岳飞躬身站在一旁。
      赵构又继续研墨,写手札。但写了数次,都有错字,墨却没了。
      赵构有些气恼,说:“过来,帮朕磨墨。”
      岳飞道:“不敢僭越,况且陛下是写手札,臣无令不敢多看。”
      赵构道:“反正是写给你的,早些写完,早些了事。”
      岳飞便不再多说,上前两步,站在赵构案边,帮他研墨。
      当赵构的鼻端,闻到岳飞身上的气味时,他焦躁的内心,一下子就变得清静了。
      他扭头看岳飞磨墨的姿势,不是太标准,但墨总算是浓淡适宜。一双粗糙的满是老茧的手,拿着墨条异常沉稳。
      赵构问:“卿读过几年书?”
      岳飞一边认真的研墨,一边道:“臣幼时家贫,启蒙是家母教导。后来读了私塾,大约两三年,就没再读了。”
      赵构说:“这样看来,你的字写的还算不错,比朕当年好多了。”
      岳飞道:“怎敢和陛下相比,仰望都来不及。”
      赵构很开心的笑了,他提起笔,用岳飞研出来的墨写手札,感觉异常顺利。他说:“你平时肯定也有练字,不然不会磨得这么好。”
      岳飞脸红了红:“臣字迹丑陋,本不该御前献丑的,但陛下的奏章不敢找人代笔,只有加紧练习,幸得陛下不弃。”
      赵构忽然觉得岳飞其实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么耿直,马屁拍得挺让人舒服。
      于是赵构道:“朕看你的字,筋骨有余而规矩不足,多练练小楷会有帮助。”说话间,赵构已经将给岳飞的手札写好,正等着它干。
      岳飞道:“臣也是这么想的,但小楷贴难找……”
      岳飞尚未说完,赵构便道:“有何难找?朕给你写一帖,你带着临摹就是。”
      岳飞躬身答谢,上一世,赵构议和前就苦练书法,议和后被秦桧架空更加无所事事,终日除了写字就是写字。书法早已是上乘传世之作,他自信给岳飞写个帖子,还是没问题的。
      于是赵构便再次提笔,想了想,写下了五个字《将军舞剑赋》。
      将军以幽燕劲卒,耀武穷发。
      俘海夷,虏山羯,振旅阗阗,献功魏阙……
      赵构一笔一划写的认真,在这一刻,他的记忆忽然变得模糊起来,这一刻的自己,和前世的某些时候重合交叠。
      前世,是用什么样的心情写下这篇赋,有用什么样的心情将其送给岳飞的,赵构已经记不得了,他只记得,当年抄家,当他看到从岳飞的家中搜出这篇自己亲笔写的赋时,心中满满的都是恨意。
      为什么恨?他不知,或许是因为岳飞对这篇赋保管不善?以至于它都蒙尘?
      或许是因为岳飞将这篇赋和其它的手札都丢在一起,并未特殊看待?
      也或许,是因为在自己交付了那样的信任之后,并没有换回来想要的东西吧……

      赵构的面前,似乎又出现了那个人到中年的岳飞的影子。似乎看到了他上书痛斥自己偏安一隅;似乎看到了在对方恭敬地夸张的言辞之后,那种从内心散发出来的鄙夷。

      “朕在你心里,是个什么样的人?”赵构忽然开口询问,他原本以为自己根本不在乎,但直到现在,他才发现,其实不是不在乎,而是害怕在乎之后的失望和绝望。
      岳飞不说话,他只是安静的磨墨,赵构也说不出话来,他甩了甩脑袋,将那些前尘旧事甩出脑海,专心的写字。
      寂静在大殿中蔓延,也不知过了多久,岳飞忽然开口:“不是坏人,或许,只是需要人的理解和支持。”
      赵构没有再说话,他发现当岳飞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心中的恨意早已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
      这个晚上,赵构一直在写小楷贴。
      从《将军舞剑赋》写到《千字文》再写到《诗经》,而岳飞则很安静的在一旁研墨,话少的可怜。
      最后,岳飞带着手札和一堆小楷帖走出了大殿,当他走到殿门的时候,忽然回过头,看了赵构一眼,声音平静:“陛下若是心中烦闷找不到人诉说,可以给臣来信。臣……练好了小楷就会回信。”
      赵构不置可否,直到岳飞的影子消失在黑暗中的时候,他的喉头忽然哽咽。
      往日种种,已经逝去,因果业报,已经在上一世演完。
      明日何从,尚未可见。今日之因,将来又会是什么样的果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重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